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的《读史五首(其一)》中的一段,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闵仲叔的同情和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闵仲叔初入仕途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喜悦又有恐惧。接着,诗人指出当闵仲叔见到权臣司徒后,这两种情绪似乎暂时消退。然而,诗人认为闵仲叔承受的辛劳和空洞的名声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暗示了官场的劳碌和虚名的无益。
最后,诗人以“用舍何必言,投劾时已暮”作结,表达了对闵仲叔在官场进退之间犹豫不决,直至晚年才决定辞官的遗憾。这句诗寓含了对仕途抉择的深沉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闵仲叔的故事,揭示了官场的现实与人性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