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

渊明篱落发铅华,疑是西湖处士家。

一白自知非正色,此心只欲比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陶渊明在篱笆边绽放出如铅华般的菊花,
让人误以为这是西湖隐士的居所。

注释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其田园诗闻名。
篱落:篱笆,古代农舍的周边围栏。
铅华:这里比喻菊花的白色,也象征着纯洁或华丽。
西湖处士:指隐居在西湖边的文人雅士。
一白:指白色的菊花。
正色:原意为纯正的颜色,这里指菊花的白色并非常规的鲜艳色彩。
此心:指陶渊明的内心。
比梅花:以梅花自比,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顾逢对中国古代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敬仰与自我期许。首句“渊明篱落发铅华”借用了陶渊明在田园中生活的意象,暗示诗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指自己如渊明般在世俗之外保持高洁。"疑是西湖处士家"进一步将陶渊明与西湖边的隐士相提并论,强调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后两句“一白自知非正色,此心只欲比梅花”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品性追求。"一白自知非正色",这里的“一白”可能象征着纯洁或高雅,诗人明白自己的白色并非世间公认的正统色彩,但这并不妨碍他坚守内心的纯净。"此心只欲比梅花"则以梅花自比,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象征坚韧和高洁,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梅花一样,无论外界如何纷扰,都能保持独立不群的品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陶渊明和梅花,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255)

顾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湖行春桥

十里湖光漾碧霄,山云吞吐笔难描。

宜凉宜月犹宜雪,何独行春过此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多心茶花

此花别是山茶种,鹤顶丹红眩碧柯。

开出多心虽可爱,一心好处不须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杂兴(其六)

雅道终为造物嗔,不教淹屈定教贫。

诗家一脉难相继,父子得名能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杂兴(其二)

弹丸弩矢取飞禽,日日端亲望远林。

百发少曾能一中,可怜轻动杀生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