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伯收文公

昨夜梦故人,心颜少欢趣。

自嗟弃有司,却言归山路。

君王下明诏,群英翕争赴。

焦鹏共挥翮,跛鳖亦骋步。

扰扰天地间,飞鸟不知数。

何意独萧条,命与时相忤。

空复蔽马牛,不为匠人顾。

昔为土中花,行待东风煦。

今为檐下草,远矣沾秋露。

老母鬓成丝,寒妻被无絮。

岁暮多严风,絺绤将焉度。

觉来不复见,抚枕泪如注。

安得万顷波,活此舟中鲋。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晚梦见了旧友,心中少了许多欢乐。
我叹息自己被官府抛弃,只能言说回归山林之路。
君王颁布圣旨,英才们纷纷响应前往。
大鹏展翅,连瘸鳖也奋力奔跑。
世间纷扰,飞鸟无数难以计数。
为何我独自凄凉,命运与时光相违背。
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如同被牛马遮蔽。
过去我是土中的花朵,期待春风的吹拂。
如今成了屋檐下的草,承受着秋露的侵袭。
母亲的头发已如银丝,妻子的被子也无棉絮。
寒冬将至,薄衣如何抵挡严风。
醒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泪水打湿枕头。
哪里有万顷江水,能救这船中的鱼儿。

注释

故人:旧友。
欢趣:欢乐的心情。
弃:被抛弃。
山路:隐居之地。
明诏:圣明的诏书。
焦鹏:大鹏鸟。
跛鳖:比喻能力有限的人。
萧条:孤独、凄凉。
忤:违背。
蔽:遮蔽。
土中花:比喻过去的自己。
檐下草:比喻现在的处境。
老母:母亲。
寒妻:妻子。
絺绤:夏布和粗布,代指衣物。
泪如注:泪水不断流淌。
舟中鲋: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梦伯收文公》,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自身的失意之情。首句“昨夜梦故人,心颜少欢趣”描绘了诗人夜间梦境中与旧友重逢,但醒来后心情并不愉快。接着,诗人感叹自己被官场抛弃,只能回归山林之路,暗示了仕途的不如意。

“君王下明诏,群英翕争赴”写出了朝廷的热闹景象,而诗人却未能参与其中,形成鲜明对比。“焦鹏共挥翮,跛鳖亦骋步”运用比喻,表达出众人皆有所作为,只有自己如同困兽。“何意独萧条,命与时相忤”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命运的不顺。

“空复蔽马牛,不为匠人顾”表达了诗人被忽视的境遇,如同土中花无人欣赏,如今又成了檐下草,受尽秋露之苦。家庭生活的困顿也提及,老母白发苍苍,妻子衣着单薄,生活艰难。“岁暮多严风,絺绤将焉度”描绘了冬季严寒,家中衣物难以抵挡。

最后,“觉来不复见,抚枕泪如注”写出梦醒后的失落,诗人渴望能有救赎,如“安得万顷波,活此舟中鲋”,希望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让自己和家人得以解脱。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清夜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形式: 古风

谒禹庙

阴阴古殿注脩廊,海伯川灵俨在傍。

一代衣冠埋石窆,千年风雨锁梅梁。

碧云暮合稽山暗,红芰秋开鉴水香。

令我免鱼繇帝力,恨无歌舞奠椒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雪浪石

汉庭卿士如云屯,结绶弹冠朝至尊。

登高履危足在外,神色不变惟伯昏。

金华掉头不肯住,乞身欲老江南村。

天恩许兼两学士,将兵百万守北门。

居士彊名曰天元,寤寐山水劳心魂。

高斋引泉注奇石,迅若飞浪来云根。

朔南修好八十载,兵法虽妙何足论。

夜阑番汉人马静,想见雉堞低金盆。

报罢五更人吏散,坐调一气白元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喜雨得城字

阴阳有常职,代御不可并。

一气或错缪,愆伏相寇兵。

惟时四月交,南国厌久晴。

风师挟帝令,呼号肆徂征。

云师畏推逐,蓄意不敢争。

雨师旷厥官,所苟朝夕生。

黄尘暗如雾,掩彼日月明。

帝眷一昔回,旱议沮莫行。

番然需膏泽,夜半来雨声。

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

青秧散广亩,白水涵孤城。

耕夫欣有托,水鸟飞且鸣。

乃知化工妙,悠然信难名。

行矣耘我穑,岁终伫坻京。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