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制干赠行

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

俨对丹墀日,捷排阊阖云。

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科举之路有人传授经验,即将远行前向妻子询问
梅花入梦象征着征战的思绪,杨叶象征着磨砺功绩的努力
严肃面对朝廷的红砖朱门,迅速晋升如同云开见日
必须及时处理边疆事务,不要吝啬发表意见和建议

注释

科举: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细君:古时对妻子的尊称。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常用于表达征战或思乡之情。
杨叶:借指努力和成就。
丹墀:皇宫中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阊阖:古代宫门,这里比喻仕途晋升。
边事:边境事务,国家的军事或外交问题。
毋惜:不要吝惜,表示要积极表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科举前夕对亲友的深情寄托和对未来考学之路的坚定信心。"科举有衣钵,临行问细君"表达了诗人临别时对家人的关切与不舍,"衣钵"象征着生活所需,同时也是家人的期望和祝福。

"梅花入征梦,杨叶砺功勋"则展示了诗人对科举之路的坚持和决心。"梅花"常象征着高洁与寂寞,而"杨叶"则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这里通过"征梦"和"砺功勋",诗人传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俨对丹墀日,捷排阊阖云"中的"俨对"形容诗人的端正坐姿,"丹墀"指的是朝廷或考场的厅堂,"捷排"则意味着迅速而有序地解决问题。这里诗人展现了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稳重、从容应对的态度。

最后两句"政须及边事,毋惜齿牙论"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边疆安危的关注,以及不吝啬个人牺牲去讨论国家大计的决心。"毋惜齿牙"意味着即使牺牲个人的健康,也在所不惜。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亲情和朋友的情感寄托,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科举之志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

收录诗词(288)

许月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汪敬子

好善芝兰馨,恶恶鲍鱼腥。

一心宰天地,万世流风霆。

六经如元气,异端如氛埃。

会往洙泗滨,传取心印回。

形式: 古风

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

相心然后相人形,试相何时可太平。

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先相君子与小人,小人枉了君子赢。

见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黄山峰六六。

何哉逆整干天诛,衰汉生灵已鱼肉。

安得重见无极翁,光风霁月黄山谷。

形式: 古风

次韵春谷

谷如三月间,屋向万山安。

春谷与山屋,别有天地宽。

枯淡风月皎,富贵莺花绕。

大山表牡丹,此意殊未晓。

形式: 古风

次韵胡温升玉甫西野

偶为西湖万山出,三省兴中歌四勿。

中庸公子惠新诗,句里韩筋犹柳骨。

文章感慨须和平,能泣鬼神风雨惊。

和声似鸣国家盛,送东野序序文鸣。

西野文鸣东野法,积中和顺英华发。

我诗不作郊岛寒,曾诛莓苔随意踏。

谁道杨花本无才,天展湖山图画开。

何须更问逋之觅,夜深明月半窗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