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台诗

五马胸中足丘壑,驻车决遣有馀乐。

似言新广青原台,不减滕王旧江阁。

滕王阁下当年路,静中怀抱时来去。

闻说青原比像间,表里江山便知处。

使车时此携佳宾,与人同乐不同群。

倚栏自得新诗句,矫首长怀古道人。

青原亲见曹溪祖,渠有儿孙住山斧。

问公何处见青原,杳杳飞鸿掠云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名为《青原台诗》。诗中描绘了青原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韵味,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悟与情怀。

首先,诗人以“五马胸中足丘壑”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青原台的雄伟壮观,仿佛是五匹骏马在心中驰骋着千山万壑。接着,“驻车决遣有馀乐”则展现了诗人在此地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即使离开也仍感到余音绕梁般的快乐。

“似言新广青原台,不减滕王旧江阁。”诗人将青原台与滕王阁相提并论,赞美其规模之大,不亚于滕王阁的壮观景象。滕王阁作为历史名胜,此处提及,更增添了青原台的历史文化底蕴。

“滕王阁下当年路,静中怀抱时来去。”诗人回忆起滕王阁下的往事,似乎在静谧的环境中,思绪飘荡,自由来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闻说青原比像间,表里江山便知处。”诗人听说青原台与佛像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由此推断出青原台的地理位置,既能看到外面的山水,又能感受到内部的庄严与宁静。

“使车时此携佳宾,与人同乐不同群。”诗人想象自己带着宾客前来,与众人共享欢乐,但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品味,不随波逐流。

“倚栏自得新诗句,矫首长怀古道人。”诗人倚靠栏杆,灵感涌现,创作出新的诗句;抬头仰望,心中怀念着古代的智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求。

“青原亲见曹溪祖,渠有儿孙住山斧。”诗人亲自见证了青原台与佛教圣地曹溪之间的渊源,提到曹溪祖师及其后裔,进一步强调了青原台与佛教文化的紧密联系。

最后,“问公何处见青原,杳杳飞鸿掠云去。”诗人向对方询问如何找到青原台,只见远方飞鸿掠过云层,隐喻着青原台的神秘与难以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青原台的自然美景、历史文化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82)

饶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僧。一字次守,、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字:德操
  • 籍贯:自号倚松道
  • 生卒年:1065~1129

相关古诗词

赠道士张谦中

道人髭须似民部,平生篆隶心独苦。

世间笔墨一点无,骎骎气象追千古。

道人得师在何许,秦汉鼎彝周石鼓。

若峄山碑若诅楚,二李而下初不数。

异时心醉不窥园,依绳作直规作圆。

一朝妙解古人意,脱落尺度诚其天。

嗟君绝艺世无敌,勿示时流渠未识。

我亦当年好古人,推席为君三叹息。

形式: 古风

英游阁诗

西湖气欲吞吴楚,山作重围如捍虏。

回环楼阁骇鱼龙,挺拔浮图逼云雨。

西湖英游天下传,湖光山色当圭田。

何须西土方为净,不待吴门自是仙。

雪花飞时妙无价,梅影横斜端可画。

荷气薰人六月风,月华彻底三秋夜。

阴容霁色风且雨,晓光暮碧寒代暑。

阁中气象顷刻移,诗人不是无心赋。

竹阁使君遗迹空,草堂居士但闻风。

百年光景电划水,湖山无限生有穷。

爱君长才犹袖手,岂宜苦为湖山久。

君不见向来阁上旧游人,富贵功名古无有。

形式: 古风

为卿昙辅作一枝庵诗

百年七万二千饭,检校劳生岂无限。

巍巍孰是真丈夫,应作已作所作办。

不信穷通手翻覆,自穷自通均不足。

穷思大厦千万间,通或胡椒八百斛。

道人不与世俗俱,一枝自占巢有馀。

有时放杖据高梧,睥睨三界如蘧庐。

春风数日到梅萼,吟绕寒香雪欲作。

归来趺坐尼师坛,柏子烟消泉一勺。

形式: 古风

止止堂诗送仁禅者遍参

止止堂中一禅客,五尺枯藤藏未得。

平生心胆闯古人,今复江南又江北。

昨夜霜风号古木,玄猿啼寒星斗黑。

傍家行脚有底难,独师大去吴王国。

君不见季子敝尽黑貂裘,归来印佩六国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