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寄故乡亲友黄贰宪诸公

豫章一水到赣州,正在十八滩尽头。

溪回逆溯石城去,激滩险泷百馀处。

乱山起伏千万层,石城天上攒云树。

翠峭丹峦四面围,野花递发山鸟飞。

县道荒荒土城小,人家落落晨星稀。

素王宫殿城北山,讲堂门径榛莽间。

恭视仆夫效芟埽,谈经不许诸生閒。

少师杨公此发迹,文皇召相姚宋匹。

风云变化良有时,一曲长歌楚天碧。

得兴聊为山水游,瘴岚灭尽嘉云幽。

天马岩南石笋拔,仙姑岭背温泉流。

骋望直凌乌石嶂,陆海接天山叠浪。

四明咫尺欲奋飞,故人不见空惆怅。

即将裂素传信音,劲风吹落鄞江浔。

也知官冷著书暇,无奈怀乡千里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城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开头描述了豫章之水汇入赣州,经过十八滩后进入石城,沿途描绘了山川的壮美与溪流的险峻。接着,诗人赞美了石城四周环绕的青山翠峦,以及山中野花与飞鸟的生机勃勃。

随后,诗人的视线转向了石城内的荒凉景象,小土城与稀疏的人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然而,诗中并未沉溺于哀愁之中,而是转而赞扬了石城的文化底蕴,如孔子讲学的宫殿与讲堂,尽管被杂草丛生所掩盖,但依然能感受到其历史的辉煌。

诗中提到的“少师杨公”与“文皇召相姚宋匹”,暗示了石城曾是政治与文化的重要中心,杨公在此地发迹,与皇帝召见的宰相姚宋并肩,体现了这里的风云际会与历史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天马岩南石笋拔,仙姑岭背温泉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石城的地理风貌之美。他畅想自己若能像天马般飞翔,穿越乌石嶂,直抵陆海接天的山峰,却因故人不在而感到空虚与惆怅。诗人在结束时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打算通过书信传递这份情感,尽管官场清冷,但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难以割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石城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还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故乡的眷恋,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舌吟

晨星睒睒残月低,众禽尚睡雅未啼。

树头春鸟复何事,多舌能令闻者迷。

间关反覆来相嬲,学尽诸音犹弄巧。

不须断舌胜寒皋,任尔能言异吉了。

飞来庭角向人鸣,我厌如簧不忍听。

由来佞舌易入耳,谗人在侧家国倾。

我欲诉天除此禽,此禽有时终革音。

夜闻善哉晨贺世,尧庭舜陛鸾凤吟。

形式: 古风

为陈秀才悼内词

凤冠叠翠悬明珠,织金罗服红绣襦。

簟茀归家礼相接,小桃春暖蓁蓁叶。

藁砧未作青云人,兰炬照书夜向晨。

机上香丝合欢锦,愿制公衣朝主君。

南塘鸂鶒关关鸟,白头拟藉蘼芜草。

暮雨凝寒带雪飞,凋红坠绿孤栖早。

刺绣遗囊苏合香,触鼻翻教酸入肠。

谩道流光如走电,一日含啼三二遍。

婉娩幽情永不遐,洞房月照相思花。

形式: 古风

赣城次韵再答梁邑宰孔昭

压帐梨云诗境幽,腥涎濡壳惭蜗牛。

心交小李不惜宝,雷电骇腾苍海虬。

朗吟行轩洒兰雪,怀得半规天上月。

渭树江云遥入颦,一丝情系万程春。

形式: 古风

秋芦翡翠图

苇花散紫秋塘坳,鱼虎窥鱼坐苇梢。

水清鱼见容易捕,馋心未足愁日暮。

鱼恣食,身不肥,虚负娟娟好毛衣。宁不为,鸾凤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