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如秋水大如箕,何事年来血乱披。

烁破三千尘数点,阅穷万卷电交驰。

几人世上休教白,片石山头尚可垂。

此日风沙吹满面,幸留冰鉴照双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眼”为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眼睛的深邃与洞察力。首句“湛如秋水大如箕”,以秋水的清澈和箕的广阔来比喻眼睛的深邃与视野的宽广。接着,“何事年来血乱披”,则以“血乱披”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暗示了眼睛在面对世事时的敏锐与洞察力,仿佛能穿透事物表面,揭示其内在本质。

“烁破三千尘数点,阅穷万卷电交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洞察力的描绘,将眼睛比作能够穿透无数尘埃的光芒,以及能够迅速浏览万千书籍的电光火石,强调了眼睛在知识与智慧上的巨大容量与速度。

“几人世上休教白,片石山头尚可垂”则表达了对真正智慧与洞察力的渴望与追求,即使是在人生的磨砺中,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如同在片石山头悬挂的明镜,不因外界的风雨而改变其本质。

最后,“此日风沙吹满面,幸留冰鉴照双眉”两句,以风沙的侵袭比喻人生的艰难与挑战,但诗人坚信,只要内心保持如冰鉴般清澈与冷静,就能在任何环境下保持自我,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眼”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眼睛作为感知器官的功能,更寓意了智慧、洞察力与内心世界的纯净,是对人性深刻思考与赞美之作。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个何曾羡大悲,通身皆是顶门奇。

勘残佛祖难留髓,看到人民便皱眉。

百劫春光宁转瞬,两行寒泪每交颐。

嵯峨石壁几穿破,笑杀西来碧眼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端然岳立在中央,当面逢人绝覆藏。

世上共推能作祖,梦中元不羡为郎。

聪明久让安无事,定静唯闻戒有香。

莫为此时难尽掩,故教寒塞嗅清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天无臭却相忘,穿拽从人也不妨。

舌拄梵宫甘自下,眼澄巨海列于旁。

居亭最爱芝兰室,空洞终为蝼蚁乡。

一息不来天下事,任他蜗角逞豪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此方惟汝选圆通,顺逆都忘信朔风。

不遇神尧休用洗,再参马祖却教聋。

繁声若逐同流转,本寂才趋又堕空。

谩说返闻闻自性,琵琶哀怨佩玲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