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无臭却相忘,穿拽从人也不妨。

舌拄梵宫甘自下,眼澄巨海列于旁。

居亭最爱芝兰室,空洞终为蝼蚁乡。

一息不来天下事,任他蜗角逞豪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先,“上天无臭却相忘”一句,以“无臭”象征宇宙的广阔与神秘,暗示人对于浩瀚宇宙的认知有限,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其奥秘,因此“相忘”,表达了人类在面对宇宙时的渺小感和谦逊态度。

接着,“穿拽从人也不妨”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关系的理解,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是自然且必要的,不应因追求独立而忽视了与他人的联系。这种观点强调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舌拄梵宫甘自下,眼澄巨海列于旁”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梵宫”比作高深的学问或精神追求,而“舌拄”则形象地描绘了深入探讨的过程;“巨海”则代表广博的知识海洋,诗人甘愿站在知识的边缘,表明了他对知识探索的谦卑态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居亭最爱芝兰室,空洞终为蝼蚁乡”这两句,通过对比“居亭”(可能指居住之所)与“芝兰室”(象征高雅的生活环境),以及“空洞”与“蝼蚁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品质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最终归宿可能是平凡甚至渺小的,但只要内心保持高洁,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息不来天下事,任他蜗角逞豪强”这两句,以“一息”(呼吸的一瞬间)为时间单位,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告诫人们不应过于执着于世俗的权力和地位,而应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宇宙、人生、自我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此方惟汝选圆通,顺逆都忘信朔风。

不遇神尧休用洗,再参马祖却教聋。

繁声若逐同流转,本寂才趋又堕空。

谩说返闻闻自性,琵琶哀怨佩玲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曾闻大吕与黄钟,莫厌巴歌调不同。

雪后木人深话月,墓前石马乱嘶风。

声从隔壁钗环坠,听到无弦山水空。

音响不来吾不往,十方击鼓自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多言多败尔惟辜,舌在徒然吻欲枯。

吸尽西江波正淼,说穷大藏字元无。

三缄不受金人戒,午夜时同望帝呼。

晴雪吞毡知味后,肯将钟鼎易秋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千家一钵亦良图,王膳虽逢味不殊。

只把笑言当大斧,虚传咳唾落明珠。

睢阳抉齿万年白,若水挝唇两片朱。

舌上纵饶莲十丈,于今用得半毫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