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翻译

槐树枝繁叶茂,柳树高大,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和暖的风微微吹起,绿色的纱窗下,香炉中升腾著沉香的袅袅轻烟;惬意的昼眠,忽而被落棋之声惊醒。
细雨过后,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衬着湿润的绿叶,更是红得像火焰。美丽女子纤手拨动清池的泉水,水花溅起落在荷叶中,就像晶莹的珍珠,一会儿破碎一会儿又圆。

注释

薰风:南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水沈:即“水沉”,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水沈:一作"水沉"
然:同“燃”,形容花红如火。
玉盆:指荷叶。
纤手:女性娇小柔嫩的手。
琼珠:形容水的泡沫。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闲适画面。"绿槐高柳咽新蝉",以动衬静,绿槐与高柳间新蝉轻鸣,声音虽微弱,却清晰可闻,增添了夏日的生机。"薰风初入弦",比喻温暖的南风如同音乐般轻轻吹过,带给人舒适的感觉。

"碧纱窗下水沈烟",碧绿的纱窗下,沉香的烟雾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棋声惊昼眠",棋子落下的声音打破午睡的宁静,显示出主人的闲适生活和友人相伴的乐趣。

"微雨过,小荷翻",一场细雨过后,小荷叶轻轻翻动,生动展现了雨后清新之景。"榴花开欲然",石榴花热烈绽放,犹如火焰般鲜艳,为夏日增添一抹热情。

最后两句"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描绘了女子在清澈的泉水边,用玉盆洗手,水珠溅落,仿佛珍珠破碎又瞬间圆润,既写出了夏日的清凉,也流露出女子的娇美与闲情逸致。

总的来说,这首《阮郎归》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生活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人物活动的温情展现,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梅花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

儿家常闭门。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谒金门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