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一)晴湖

晓烟乍破青山醒。镜里明妆靓。迷离金碧滉楼台。

不信人间此外、有蓬莱。画船箫鼓时来往。

绿水春摇荡。迟迟听彻凤林钟。

要看斜阳一抹、上雷锋。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描绘了一幅清晨湖面的宁静与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上晨雾初散,青山渐渐苏醒的景象。"晓烟乍破青山醒",清晨的薄雾如同轻纱般缓缓散去,将沉睡中的山峦唤醒,赋予了自然景观一种动态美。

接着,“镜里明妆靓”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湖面比作一面镜子,映照出岸边的美景,仿佛是女子精心打扮后的面容,明亮而精致。这不仅描绘了湖面的清澈与明亮,也暗示了湖边景致的美丽。

“迷离金碧滉楼台”则进一步渲染了湖面上的建筑之美,金碧辉煌的楼台在水波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动,仿佛是仙境中的宫殿,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和浪漫气息。

“不信人间此外、有蓬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将其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相提并论,强调了此景之独特与超凡脱俗。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湖面上的活动与氛围。“画船箫鼓时来往”,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穿梭,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营造出一种和谐与欢乐的场景。绿水春摇荡,春意盎然,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波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迟迟听彻凤林钟”中,“凤林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钟声,或是诗人虚构的钟名,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这一句通过听钟声来感受时间的推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要看斜阳一抹、上雷锋”则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夕阳的余晖洒在雷锋塔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柔和的色彩。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虞美人》以其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清晨湖面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类情感的细腻交织。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二)雨湖

乱珠点点抛来疾。山气浓于墨。眼前何处认南屏。

但见空濛远水、接天青。兰桡整日堤边歇。

谁更携游屐。烟蓑雨笠坐孤蓬。

只好红衣画个、老渔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三)月湖

一轮乍透疏林缺。洗尽人间热。湖心亭上倚阑干。

便觉琼楼玉宇、在尘寰。树阴满地流萍藻。

夜静光愈皎。天心水面两相摩。

时有银刀拨刺、跃金波。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雪湖

青山一夜头都白。大地琼瑶积。玉龙百万戏长空。

只剩红墙半角、是行宫。何人载酒来相就。

要与严寒斗。堤边几树老槎枒。

误认疏疏落落、尽梅花。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浣溪沙.苦雨不止,闺人剪纸作妇人持帚向天,曰扫晴娘。偶为赋之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

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

扫开宿雾见青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