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苦雨不止,闺人剪纸作妇人持帚向天,曰扫晴娘。偶为赋之

吴带曹衣自转旋。墙边屋角斗婵娟。

彩绳浑似舞秋千。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

扫开宿雾见青天。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连绵不断的雨季中,以剪纸的形式创造出一位手持扫帚向天的妇人形象——“扫晴娘”,以此寄托了她渴望晴朗天气的心愿。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女子细腻的情感世界。

“吴带曹衣自转旋”一句,借用了唐代画家吴道子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风特点,来形容女子剪纸技艺的高超,仿佛那些线条和形态在旋转中展现出动态之美,充满了艺术的韵律感。

“墙边屋角斗婵娟”则描绘了女子在家中角落创作“扫晴娘”的场景,通过“斗婵娟”这一比喻,不仅表现了女子剪纸技艺的精巧,也暗示了她在狭小空间中寻求心灵慰藉与美的追求。

“彩绳浑似舞秋千”进一步将剪纸作品与传统游戏秋千联系起来,通过“浑似”二字,强调了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仿佛那些彩色的线条在空中轻盈地舞动,如同秋千上的欢声笑语,增添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甘作吴宫箕帚妾,羞为巫峡雨云仙”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扫晴娘”角色的认同与情感投射。她甘愿成为像吴宫中的箕帚妾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而羞于成为如巫峡雨云般的轻浮之仙,体现了女子内心深处对于忠诚、奉献和高尚情操的向往。

“扫开宿雾见青天”则是对女子愿望的最终呈现,寓意着她的祈愿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迎来明亮的未来。这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期待,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与希望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苦雨季节中通过艺术创作表达情感、寄托心愿的过程,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一)王臣留别

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二)陈仲子述怀

萍踪来往本无期。望临淄。意迟迟。

犹恐素衣、此去化为缁。

试上牛山高处望,尘扰扰,欲何之。

齐廷积习竟如斯。逐毫厘。较铢锱。

井上余甘、半李欲贻谁。

差喜辟纑贤妇在,长共隐,莫相离。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三)冯妇解嘲

十年驰逐上年场。左牵黄。右擎苍。

笑叱于菟、不异槛中羊。

一自闭门称善士,将旧事,负苍茫。

忽闻雄啸发高冈。鬓虽霜。臂犹强。

杆木随身、作戏且逢场。

为语诸君休笑我,怜故态,老奴狂。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四)齐人书所见

自随车马走城碝。路回沿。草芊绵。

几处荒丘、零落半为田。

蝼蚁王侯真一例,惟蔓草,与荒烟。

何如饮啄且随缘。野花前。夕阳边。

冷炙残杯、无日不陶然。

试问城中诸显者,同一醉,竟谁贤。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