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钱丈懋溪《天台观瀑图》

听鹂净涤筝琶耳,王孙又浮吟棹。

客水寻秋,家山吊古,合共梅花溪老。尘襟顿扫。

便携屐天台,洗眸云峤。

一片霞城,玉龙千丈乍飞到。

晴空风雨交作,晶帘遥隔著,仙洞人杳。

翠刷层层,珠跳一一,溅上生衣凉峭。双筇倦小。

便打叠游踪,画翻新稿。莫漫题诗,辋川诗最好。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幅《天台观瀑图》,描绘了钱氏懋溪笔下壮丽的山水景观,沈蓥以细腻的笔触,将观瀑之景与心境融合,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听鹂净涤筝琶耳”,开篇即以听鹂声喻心灵的洗涤,仿佛在筝琶的乐音中,心灵得以净化,引出观瀑的雅趣。接着,“王孙又浮吟棹”一句,借王孙泛舟之典,暗示观者在山水间悠然自得,诗意盎然。

“客水寻秋,家山吊古”,描绘了访客在秋水旁探寻古迹的情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亦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与“合共梅花溪老”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尘襟顿扫。便携屐天台,洗眸云峤。”进一步描绘了观者在天台山行脚,于云峰间洗涤心灵的过程。这里的“顿扫”不仅指尘埃被扫除,更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一片霞城,玉龙千丈乍飞到。”通过霞光与玉龙的意象,展现了瀑布的壮观与美丽,仿佛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

“晴空风雨交作,晶帘遥隔著,仙洞人杳。”描绘了瀑布在晴空与风雨交织下的景象,透过晶莹剔透的帘幕,仿佛能窥见仙洞的神秘与遥远,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

“翠刷层层,珠跳一一,溅上生衣凉峭。”细致地描绘了瀑布的形态与声音,绿叶层层覆盖,水珠跳跃,溅湿衣裳,带来阵阵清凉,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

“双筇倦小。便打叠游踪,画翻新稿。”表达了观者在游览后,心满意足,开始整理思绪,准备将这次经历转化为艺术作品,体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体验的紧密联系。

“莫漫题诗,辋川诗最好。”最后以王维的辋川诗为参照,鼓励观者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应珍惜并记录下这份美好,通过诗歌或艺术形式将其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观瀑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3)

沈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秋蝶二首(其一)

娇花宠柳寻前梦,粉痕薄褪须轻动。

侧侧上阶飞,天凉气力微。

芳情空自惜,欲觅残枝歇。

软翅懒驼香,西风抱叶黄。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秋蝶二首(其二)

零星旧伴无聊赖,绮罗生长他生再。

尽自小徘徊,一丛红蓼开。

消除轻薄意,略试清凉味。

魂妥冷香中,疏花犹护侬。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虞美人

风风雨雨重阳候,篱角黄花瘦。

思归已是不胜情,何况征鸿都做可怜声。

十年不到江南路,目断浮云暮。

几株衰柳白门寒,谁在夕阳红处倚阑干。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蝶恋花.送别

竹剪西窗春雨急,尽著潇潇,不管人离别。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

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