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客泉

取径辄林莽,得地三尺馀。

名曰喜客泉,客至如涌珠。

初惊一穗起,逡巡周四隅。

酌之甘胜酝,瀹茗尤敷腴。

物理不可诘,感叹常踌躇。

于焉知福地,未易世眼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喜客泉”的独特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的奇妙与主人翁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首先,“取径辄林莽,得地三尺馀”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寻泉的过程,穿过茂密的林木,最终在地下发现了一股清泉,其深度足有三尺之多,为接下来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接着,“名曰喜客泉,客至如涌珠”一句,点明了泉水的名字——喜客泉,寓意着它对来访者充满热情。当客人来到这里时,泉水仿佛如珍珠般涌出,生动地表现了泉水的活力和美丽。

“初惊一穗起,逡巡周四隅”描绘了泉水初现时的景象,如同一束光突然照亮四周,随后逐渐扩散,充满了动态感和神秘色彩。

“酌之甘胜酝,瀹茗尤敷腴”则从味觉的角度赞美了泉水的品质,无论是直接饮用还是用来泡茶,都能带来极佳的口感和丰富的香气,体现了泉水的珍贵与价值。

最后,“物理不可诘,感叹常踌躇。于焉知福地,未易世眼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致,诗人不禁感叹,认为这是一片福地,难以用世俗的眼光去完全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喜客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命奥秘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抚掌泉

泓渟宿寒藻,正占山一曲。

平时常湛然,抚掌珠可掬。

喜怒去千里,气类若相属。

如何辄示异,乃尔分迟速。

霜风鼓橐籥,岩树响丝竹。

语出若有答,路转疑绝续。

幽寻力恨短,博采日苦促。

便拟寄无馀,舍策遂留宿。

形式: 古风

白鹤观

白鹤不复见,荒台煨烬馀。

昔时三茅君,鹤驾常相于。

一岁许一会,此地几其庐。

倏然自一境,历揽莫与俱。

兄弟两羽人,玉骨太古须。

烧丹云未暇,弹琴聊自娱。

日伫驾鹤来,夤缘参玉虚。

身世久已忘,况复话里闾。

形式: 古风

九锡庵

强臣欲窃命,九锡乃所僭。

奈何得道人,亦复有此念。

是非固不同,等欲示其渐。

石地凿龙趺,穹载极该赡。

漫灭半可读,以足表龟监。

名存物何在,遗制不少欠。

帝意岂无谓,人事徒妄占。

何适非偶然,随遇始弛担。

形式: 古风

华阳洞天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我欲踵其武,苔径特见滑。

屡试辄复却,宛似物初遏。

周行半天下,是等三四阅。

有无终可疑,雷同惭小黠。

退之固颉颃,桃源盖强说。

卒谓武陵传,何殊眼着楔。

孔子亦猎较,此理信难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