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谋于野学有获;修之家德乃长。
此联出自清代文人俞樾之手,名为《集字联》。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是晚清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并重,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副对联“谋于野学有获;修之家德乃长”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德观念。上联“谋于野学有获”,强调了广泛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野学”并非指野外之学,而是泛指各种知识、学问,包括民间智慧、历史典籍、自然现象等。通过广泛地学习这些“野学”,人们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洞见,提升自我,增长见识。
下联“修之家德乃长”,则着重阐述了个人品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家德”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孝顺、诚信、友善、节俭等传统美德。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和睦,还能在社会上树立正面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倡导了广博学习与品德修养并重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学以致用”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它鼓励人们不仅要追求知识的广度,更要注重内在品德的提升,以此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自陈心迹诗之圣;不用矜张文有神。
修竹不孤君是矣;清风在户我招之。
自抱高风诗典雅;不矜介节竹平安。
崇高将冠百官表;闲雅不矜一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