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抱高风诗典雅;不矜介节竹平安。
此联以“自抱高风诗典雅;不矜介节竹平安”为内容,展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境。
上联“自抱高风诗典雅”,意指个人秉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文学修养,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里的“高风”不仅指的是高尚的品德,也暗含了对文学艺术中高雅格调的推崇。“诗典雅”则强调了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展现出一种文雅、精致且富有内涵的艺术风格。
下联“不矜介节竹平安”,则以竹子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正直无私的品格。竹子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本色,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平安与宁静。这里的“不矜介节”意味着不刻意追求外在的名利地位,而是坚守内心的纯净与正直。“竹平安”则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和与安全。
整体来看,这副集字联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高尚人格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上联侧重于内在精神的修养与文学艺术的追求,下联则通过自然界的象征物竹子,展现了外在行为与内在精神的统一。整联既是对个人修养的自我期许,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美好祝愿。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崇高将冠百官表;闲雅不矜一艺长。
君于诗学自卓绝;我所师资无阿私。
至老不离文字事;所居合在水云乡。
泉石从所好;文章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