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瀑竹.元宵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群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萦旧恨,为谁赋。

形式:

翻译

雨后的杏花香气四溢,仿佛新晴的天空随意引来香车,形成一片迷雾。
在明亮的月光下,箫声悠远,余音袅袅,如同仙境中的仙子。
上天的意愿突然与人心意相合,银河上的星桥似乎引导着汉珠回归。
这美景岂止千炬繁灯能比?傍晚时分,忽然觉得阴云密布。
人间的宴乐如玉瓶瑶瑟般华丽,锦垫华宴尽显富贵。
回想那太平盛世的宫廷音乐,回望中原,却不知何处。
感叹如今战事已息,宫墙不再有警报声。
满目胡尘仍未清扫,强颜欢歌,还能否保持高昂的情绪。
这些旧日的遗憾和愁绪,为谁而诉说呢?

注释

杏花雨:雨后杏花盛开,香气浓郁。
香车:装饰华丽的车辆。
璧月:明亮如璧的月亮。
星桥:想象中的银河之桥。
宫武:宫廷的警卫或防御设施。
胡尘:指战争带来的尘土,此处可能象征战乱。
轩昂:形容情绪高昂,精神焕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借景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中的物是人的无奈感慨。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 这几句诗写出了一个春日细雨过后的清新景象,杏花被细雨濡湿,天气转晴,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香车即仙车,此处化用了道教的神话,将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

"诮一似、群仙府。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 诗中的“诮”字用得极为含蓄,它既有责问之意,又带有一种无奈的感慨。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天意与人心是否相悦,这里的星桥汉珠,是指仙界的美好之处,但“晚来乍觉阴盘固”一句,却又透露出一种现实中的不易和坚硬。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这几句诗中,对比了人间的繁华与仙界的美好,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中原”指的是中国的心脏地带,即中原地区,这里用“升平宣政曲”来抒发对过去盛世的怀念。

"慨鸣镝、已无宫武。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萦旧恨,为谁赋。" 诗中“慨”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感慨,“宫武”指的是古代的宫殿与武备,这里说“已无”,反映出一种对于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扑面胡尘浑未扫”则是对现实中的混乱与污浊的不满,而“萦旧恨,为谁赋”表达了诗人心中深藏的情感,是为那些逝去的美好而作的吟咏。

整首诗通过对比仙界与人间,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的不易与物是人的无奈感慨。

收录诗词(11)

牟子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

形式: 押[泰]韵

大水后得雪(其一)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

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

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誇。

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水后得雪(其二)

萧条篱落胜于村,还径人稀早闭门。

过眼风花才一瞥,到头石笋只双蹲。

何妨岁恶诗仍好,那笑炉空火自存。

笑咏车斜徵雪事,诸君本本又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八咏楼

八咏楼中景,都从笔下收。

使君容此客,诗卷重于舟。

我颇曾三至,君应倍四愁。

潇湘与章贡,千古只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