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径山音首座

气宇云闲,身心木槁。顶门正眼,红日杲杲。

早投长芦刬草之机,晚分双径人天之座。

名山屡招而不赴,一庵超然其高卧。

夫是谓丛林前辈典刑,宜与赵州同年而并操者也。

形式: 古风

翻译

气质悠然如云,内心宁静如木。头顶正直的目光,红日照耀明亮。
清晨投入长芦寺除草的工作,傍晚则在两条小径间修行人间佛法。
多次被名山邀请也不去,独自一人在庵中超脱地静修。
这正是丛林前辈的典范,应与赵州禅师同列为高尚修行者。

注释

气宇:气质。
云闲:悠然如云。
身心:内心。
木槁:宁静如木。
顶门:头顶。
正眼:正直的目光。
红日:红日。
杲杲:明亮。
长芦刬草之机:长芦寺除草的工作。
双径:两条小径。
人天之座:人间佛法。
名山:名山。
赴:前往。
庵:庵堂。
超然:超脱。
高卧:静修。
丛林前辈:丛林中的前辈。
典刑:典范。
赵州:赵州禅师。
同年而并操者:同列为高尚修行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对径山音首座僧人的赞美。"气宇云闲"四字,形容其气质高远,如云般自在;"身心木槁"则暗示其心境清寂,如同枯木一般静定。"顶门正眼,红日杲杲",以明亮的太阳象征其智慧和内心的光明。僧人选择在清晨投入修行,傍晚则沉浸在佛法的教诲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名山屡招而不赴,一庵超然其高卧",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宁愿在小庵中静修,不为外界所动。"丛林前辈典刑",把他比作丛林中的前辈楷模,具有高尚的德行和修行典范。最后,诗人认为他应与赵州禅师齐名,同样持有高尚的修行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赞扬了径山音首座僧人超凡脱俗的修行生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129)

释咸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赞绣宝公

针锋上直入,线缝里跳出。

剪刀尺子自随身,号令乾坤齐万物。

形式: 古风

赠何神童

父母未生时,文章在何许。

及乎跳出来,光明照寰宇。

傍观眼难瞒,收录奏明主。

一览赞希奇,杨晏堪为伍。

赐笏与绿袍,以显其宗祖。

人生天地间,休将年纪数。

纵饶生百岁,无闻亦何补。

伟哉英特大丈夫,君臣嘉会今合符。

行看赤手扶宗社,大千捏聚一蘧庐。

形式: 古风

示善应道人

善应无私,当阳有准。直下承当,入佛祖阃。

形式: 四言诗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七)

呼猿洞口,虚空迸裂。鸦飞不度,如行如说。

形式: 偈颂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