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覆寒溪竹,风卷野田蓬。
四望无竹迹,谁怜孤老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田野的静谧图景。"雪覆寒溪竹,风卷野田蓬"两句勾勒出大自然在严寒中仍自有生机的情状。这里的“竹”和“蓬”,一为坚韧不屈的象征,一为野草的代表,它们在雪后风中的摇曳,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弱差异的观察。
"四望无竹迹,谁怜孤老翁"两句则转向人事,诗人在广阔无际的雪地中寻觅不到任何关于竹的痕迹,这里“竹”可能又有了一层比喻意味,指代着坚守品德或某种特质的人。"谁怜孤老翁"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严酷自然面前显得孤独无援的老者产生的同情心怀。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通过雪地中竹与蓬草的比喻,以及对孤独老者的关怀,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坚韧和人世冷暖的深刻体悟。
不详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偶来冠盖里,愧是旧三公。
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