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清景持芳菊,凉天倚茂松"两句,通过对菊花和松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一个秋季的清晨或清凉的傍晚,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菊花代表着高洁和坚贞,而松树则象征着生长力和永恒,这两者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里的“名山”指的是那些著名的高山,而“此地有群峰”则表明诗人所在之处,虽然不一定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山,但同样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这种对比和反问,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豁达,也透露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自得。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淡雅深远的情感,传递出一份超脱功名利禄、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偶来冠盖里,愧是旧三公。
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轻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幽居近谷西,乔木与山齐。
野竹连池合,岩松映雪低。
喜君来白社,值我在青溪。
应笑于陵子,遗荣自灌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