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隆晒腹书图

七夕庭中罗绮乾,邻家应是鄙儒冠。

文章满腹无人识,铺与青天白日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郝隆晒腹书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郝隆晒腹书的情景,通过这一形象,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士人境遇的感慨。

首句“七夕庭中罗绮乾”,以七夕佳节为背景,庭中罗绮飘扬,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然而,“罗绮乾”一词暗示着表面的繁华背后,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苦楚或无奈,为后续的对比和转折埋下伏笔。

次句“邻家应是鄙儒冠”,将视角转向邻家,点明了对比的对象。这里“鄙儒冠”不仅指邻家的外在形象,更暗含了对邻家身份的轻视,暗示其可能同样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才华,却同样遭遇着无人识的困境。

后两句“文章满腹无人识,铺与青天白日看”,直接揭示了诗的主题。前一句“文章满腹无人识”强调了主人公(此处可理解为郝隆,也可泛指所有才华横溢而不得志的士人)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孤独,表达了其才华被埋没的痛苦。后一句“铺与青天白日看”则是一种反问式的表达,似乎在说:如果我的才华能够像天空和阳光一样被所有人看见,那该多好!这种强烈的愿望与现实的落差,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子对于社会公正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郝隆晒腹书这一独特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郑思肖对于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才遭际的深切同情与反思。诗中蕴含的深意,不仅局限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触及了对整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陶渊明三径图

老气苍寒松树活,閒情幽淡菊花开。

一条古路无人走,还且与人相往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陶渊明对菊图

彭泽归来老岁华,东篱尽可了生涯。

谁知秋意凋零后,最耐风霜有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王孝伯痛饮读离骚图

名士天生磊落才,只耽痛饮罄樽罍。

谁传一味解酲法,歌断离骚眼自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许真君飞升图

铁柱遗踪尚俨然,五陵后必出群仙。

当时谌姆说甚么,四十二人都上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