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

雨洗秋空净,当头月正明。

树高风有力,池满水无声。

承乏经三载,蹉跎忽半生!

常仪绝尘翳,圆缺尔同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望月》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雨洗秋空净,当头月正明”,以雨后的秋空与明亮的月亮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雨后的天空被洗涤得格外清澈,一轮明月高悬于天际,照亮了整个世界,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颔联“树高风有力,池满水无声”,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谧。高大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每一阵风吹过都蕴含着力量;而池塘里的水虽然满溢,却悄然无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平静与深邃。

颈联“承乏经三载,蹉跎忽半生”,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三载的时间里,诗人或许经历了许多,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度过了一半的人生。这一联表达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尾联“常仪绝尘翳,圆缺尔同情?”则深化了主题,提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常仪,即永恒的规律或法则,诗人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挫折(比喻为“尘翳”),最终都会遵循自然的规律向前发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中圆满与缺憾并存现象的理解与同情,暗示了对生命中美好与不完美共存的接纳与欣赏。

整体而言,《望月》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生命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荔支湾

画舫张帆趁午风,一湾水绿荔支红。

舟人若问停桡处,随意红稀绿暗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吊素馨斜

宫女至今疑有冢,汉皇终古已无家!

夕阳遍地铺香雪,此是深宫薄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乞巧

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

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

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

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

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

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不寐

不寐听更筹,虫声闹不休。

残灯摇永夜,凉吹入初秋。

昔我犹今我,乡愁杂旅愁。

平生未了事,一一上心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