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中和堂赏月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以对比手法,将炎炎夏日与高远秋色相连,暗示月光的清凉与宁静。接着,“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运用夸张与比喻,描绘月光如银河倾泻,人们仿佛披上了紫色的华美裘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赏月时的氛围,通过联想赤壁之战与黄州黄楼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情与文人雅趣的向往。最后,“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则以问句收尾,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参与这场超越时空的游历,感受诗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历史人文的深厚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 字:景文
  •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1033~1092

相关古诗词

次韵东坡赏枇杷

夏木有馀绿,山僧知胜春。

日长寻卧榻,花落断游人。

红旆来虽晚,清风到亦新。

成林卢橘熟,翠羽杂金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雪中过城东仰怀平甫学士

马蹄踏雪过东城,暂喜京尘不上缨。

寒木乌惊花散漫,败檐人怯玉峥嵘。

岂无良燕容枚老,定有高才忆戴生。

未负物华聊一赋,知君丽句已先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子瞻扬州借山寺

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

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

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

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山老人行

善冶一家称主人,奴耕婢爨鸡司晨。

置之得所生取备,何必百事皆躬亲。

为主汲汲尽无获,道路锥刀长苦辛。

君不见西山老人不出户,索酒烹羊呼四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