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瞻扬州借山寺

给事风流在,虚亭景越闲。

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

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

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借山寺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风韵与静谧。

“给事风流在”,开篇即点明了寺庙所在之地的风雅氛围,暗示了其历史与文化背景的深厚。“虚亭景越闲”,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亭台楼阁的清幽景象,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全临故宫水,尽致别州山”,这两句则展示了借山寺与周边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无论是近观的湖水还是远眺的山脉,都成为了这座寺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峰势晴相向,岚光夜不还”,描绘了晴空下山峰对峙的雄伟景象与夜晚山岚缭绕的神秘氛围,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不同风貌。“无时供胜赏,历历白云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借山寺美景的赞叹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此找到心灵的慰藉与美的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借山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 字:景文
  •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1033~1092

相关古诗词

西山老人行

善冶一家称主人,奴耕婢爨鸡司晨。

置之得所生取备,何必百事皆躬亲。

为主汲汲尽无获,道路锥刀长苦辛。

君不见西山老人不出户,索酒烹羊呼四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晚过范村呈元礼

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

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

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

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酒隐堂

醉乡王绩比华胥,酒隐堂名意岂殊。

五斗乐真何所累,一樽随分亦其徒。

高才未愧人知少,老句曾容客和无。

尘事万端君莫问,到头酩酊胜区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偶成

每过杨子宅,时醉庾公楼。

黄鹄云霄志,白蘋江海流。

读书非世用,种树是吾谋。

自识文章贵,多寻潇洒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