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境看来亦悄然,方知世味有无边。
忙中受用非关我,静里风光总是禅。
易□常参饥后眼,酬有只有饱时眠。
周翁百事多恬退,诗律从来不受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再和答秀实(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待世俗纷争态度的一种超然与淡泊。
"老境看来亦悄然,方知世味有无边。" 这两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发感到平静,对于世间的种种追求和享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认识到其中的乐趣无穷无尽。
"忙中受用非关我,静里风光总是禅。"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忙世界的超脱,他认为自己并不属于那些忙碌之中追求享乐的人,而是在宁静的环境中体会到一种禅意。
接下来的"易□常参饥后眼,酬有只有饱时眠。" 描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难和饥饿之后,也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而只在满足的时候安然入睡。这透露出诗人的豁达与自在。
"周翁百事多恬退,诗律从来不受怜。"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周公旦(周敦颐的字)虽然对世间万事都表现出一种退让的态度,但对于诗歌的艺术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标准,不为世俗所动摇。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脱尘俗的心境,同时也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坚持与自信。
不详
红剥芳菲绿作丛,摇知惆怅两心同。
结交旧燕多情语,消病残花无用红。
献计欲居尘境外,投名且向酒壶中。
新来但觉多新样,不道襟怀尽古风。
一身何适非真盗,浅识常虞世俗讥。
我欲似君专盗酒,常谋卜夜不谋归。
比玉比冰俱未切,恰是红儿兼比雪。
东君主掌不坚牢,也作堪怜也堪折。
报道春风莫便回,少陵准拟作诗材。
公然背我堂堂去,略不随人得得来。
花占三春官已满,河专一壑幕初开。
已知风物长流转,得举朱弦且拂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