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觉师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

唯馀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如人生于齐,而即楚乡老。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蚤。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

云何恋故居,俛仰待华皓。

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

幸分曹溪水,万劫付一澡。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诗人觉察到儒家门徒中的佼佼者,早早地就抛弃世俗的牵绊。
却未曾体验官位的滋味,内心深处早已对红尘看破。
只剩下研读经书的习惯,心境时常被困扰。
就像在齐国出生,却成了楚地的老人。
尽管身处楚地受人嘲笑,但细微的声音或许仍有美好。
这既无助于生死,也不妨碍追求大道。
家乡的一切已不再重要,只在破旧衣物中寻找安宁。
佛门是修行的场所,我一心想要放下一切。
为何留恋过去,只等待白发苍苍的荣光。
将来空手而归,孩子说我已老去。
有幸分得曹溪之水,愿用它洗涤万世尘埃。

注释

儒门:儒家学派。
屣:鞋子,这里指世俗生活。
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象征权势。
槁:枯萎,形容心志消磨。
章句:古文经书的章节和句子。
心境:内心世界,情绪状态。
咻:讥笑,嘲讽。
至道:最高的真理,道家思想。
肮脏:形容破旧、不整洁。
丛林:佛教用以比喻僧侣群体。
一掷:彻底放弃。
华皓:白发,象征老年。
曹溪:地名,禅宗圣地。
万劫:佛教用语,指无数劫数,极言时间之长。
澡:洗涤,净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对觉师的赠诗,表达了对觉师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修行的赞赏。首句“觉师儒门秀”赞扬觉师出类拔萃,如同儒家学者中的佼佼者。接着,“脱屣世故早”描绘了觉师早早抛却尘世纷扰,显示出其独特的人生选择。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进一步强调觉师对名利的淡泊,他的心灵早已枯寂,不为世俗浮华所动。然而,“唯馀章句习,心境时相恼”又暗示觉师并未完全脱离文字和学问,心境的矛盾有时会带来困扰。

“如人生于齐,而即楚乡老”运用比喻,表达觉师在不同环境中仍坚守自我,即使身处异乡,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后两句“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意指觉师虽然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但其纯净的教诲仍有其价值。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表明觉师的教诲对生死并无直接帮助,但却有助于追求最高的道德境界。诗人感慨“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蚤”,觉师已经看淡故乡和物质,视简朴生活为自然。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将僧侣生活比作佛教修行的场所,觉师的决心如同赌博般决绝,要投身其中。然而,“云何恋故居,俛仰待华皓”又暗示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以及对觉师未来的期待。

最后,“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预言觉师将来可能两手空空地回到故乡,那时他的智慧和教诲将使诗人感到自己已老去。结尾“幸分曹溪水,万劫付一澡”以曹溪之水象征佛教的洗礼,表达诗人希望从觉师那里得到精神上的净化。

整首诗通过赞美觉师的超然与执着,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谢彦翔建安人九岁异人与药至今不食建安有梅子真升仙处

我本世味薄,寸田足自营。

年来荆棘尽,稍有梨枣萌。

但恐骨相凡,未敢希长生。

陈留达人后,未龀犀角盈。

旧游记三山,幽梦彻九清。

尔来三十年,但觉膏粱腥。

幽寻饭绿髓,默卧诵黄庭。

顾我尘土中,深慰夙心倾。

仙人吴门卒,解后烦寄声。

相期朝金阙,鹤驭何时征。

形式: 古风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三)十二时

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祗宫。

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

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

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

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

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

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舆驾,素帏低,杳庞茸。

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

因山祗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

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二)六州

尧传舜,盛事千古难并。

回龙驭,辞凤掖,北内别有蓬瀛。为天子父,册鸿名。

万年千岁福康宁。春秋不说楚冥灵。

莱衣彩戏,汉殿玉卮轻。宸游今不见,烟外落霞明。

前回丁未,雾塞神京。正同符、光武中兴。

擎天独力扶倾。定宗庙,保河山,乾坤整顿庚庚。

功成了,脱屣遗荣。访崆峒、空与丹庭。

笑挹尘寰、不留行。吾皇哀恋,泪血洒神旌。

肠断涛江渡,明日稽山暮云,东望元陵。

形式: 词牌: 六州

高宗梓宫发引三首(其一)导引

寒日短,草露朝晞。仙鹤下,梦云归。

大椿亭畔苍苍柳,怅无由、挽住天衣。

昭阳深,暝鸦飞。愁带箭、恋恩栖。

笳箫三叠奏,都人悲泪袂成帷。

形式: 词牌: 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