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妻弟郑子玉

年年留滞汉江头,华发萧萧不奈秋。

梦断乡关犹是客,望穷烟水更登楼。

西风鸿雁来芳信,南纪亲朋忆旧游。

闻道菊松无恙在,可能归去觅菟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寄妻弟郑子玉》由明代诗人李德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滞留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年年留滞汉江头,华发萧萧不奈秋”,诗人以“年年”、“留滞”、“华发萧萧”描绘出自己长期滞留在汉江边的凄凉景象,岁月的流逝与头发的稀疏,都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内心的苍老。这里的“不奈秋”则直接点出了季节的变换,秋风秋雨,更添了几分愁绪。

颔联“梦断乡关犹是客,望穷烟水更登楼”,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梦中虽能回到故乡,但醒来仍是异乡之客,这种梦境与现实的落差,更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而“望穷烟水更登楼”则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试图通过登高远望来缓解思乡之情的努力,然而,烟波浩渺的水面,似乎永远无法抵达故乡的彼岸。

颈联“西风鸿雁来芳信,南纪亲朋忆旧游”,诗人借西风中的鸿雁传递着远方的消息,象征着远方亲友的关怀与思念。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是对生命中美好记忆的追忆。

尾联“闻道菊松无恙在,可能归去觅菟裘”,诗人听说家乡的菊花和松树依然茂盛,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或许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寻找自己的归宿。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回归故土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1)

李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扇

凉风吹动影蛾池,百顷秋波漾素辉。

十二玉阑闲倚遍,桂花清露湿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萧炼师止庵

元风本虚寂,其要乃无为。

扰扰狂驰子,营营何所之。

隙光岂待人,倏如流电飞。

及时不自勉,他日我为谁。

乐哉庵中人,止止复奚疑。

形式: 古风

病起谩书

平生愿望出流尘,一病奄奄困此身。

三十始成从政事,两恩俱未报君亲。

已知得失非由我,始信乾坤不负人。

馈药时来拜康子,病根拔去满胸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石滩陈仕行

岁月催人鬓易丝,男儿谁分老柴扉。

功名君趁妙年立,出处人生识者稀。

仕路东西成远别,交情贫富莫相违。

长安多少真豪杰,未数裘轻与马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