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挽词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官员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鸳鸾纷集日,松桧掩新茔”以鸳鸯与松树、桧树的意象,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荣耀与后世的纪念,鸳鸯群集象征其受人尊敬,松桧掩映则寓意墓地的庄严与宁静。
“持节空诸路,分符谩列城”两句,通过“持节”和“分符”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官职与权力的追忆,同时也暗示其离世后的空虚与无奈。“持节”常指官员出行时所持的符节,象征权威与权力;“分符”则是古代分封诸侯或派遣官员时,将符节分为两半,各执一半以示权力共享,此处用来形容逝者的职位与影响力。
“闽山馀旧峻,淮水漾前清”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以“闽山”之峻峭与“淮水”之清澈,象征逝者生前的品德与成就,如同自然界的美景一般,永存于人们心中。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对逝者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怀念。
最后,“地下虽难作,功名凛似生”表达了对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功绩与名声依然如生前般令人敬仰与怀念。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遗产能够超越生死界限,永远激励后人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以及对其功绩与精神的永恒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