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
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春雨给自然界带来的景象。开篇“蕉上雨声无尽来,龙疲应困阿香催”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雨水滴落在香蕉叶上的声音,以及龙蛇因雨而显得懒惰和阿香(一种香料)的香气被雨水激发。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春雨的细腻与持续。
“竹萌出土囊锥见,燕觜得泥风鹢回”两句则描绘了竹子在春雨滋润下生长冒尖的景象,以及燕子因雨而不得不改变筑巢习性,去寻找适合的泥土。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料峭侵衣犹带臈,廉纤昏昼已如梅”两句传递了一种春雨中人性的温馨与淡然。料峭,即轻寒;侵衣,指雨水渗入衣物;犹带臈,意谓虽未完全干燥但也不至于湿透。廉纤昏昼,形容天色朦胧不明,而“已如梅”则是说春雨中的光线柔和,如同梅花的清新脱俗。
最后,“愁边酒盏都无力,更着浓阴拨不开”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连绵春雨中难以释怀的情感。愁边,指心情的忧虑;酒盏,原本是解忧的方式,但这里却“都无力”,反映出诗人的心境无法通过饮酒得到慰藉。而浓阴,更深化了这种情绪的沉重和封闭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情感,捕捉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性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雅而又内敛的情怀。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时序惊人翻手云,不禁风雨破除春。
岸容故故留花使,夜色明明助稼神。
异县逢人思故旧,长年作客见疏亲。
穷途自喜多闲日,虚费公家十束薪。
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
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
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近失汀洲。
阳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
霜盘玉隐倒团金,迥水秋天碧夜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轩深。
长空远岫归云捲,古木高风浥露沉。
凉袂客愁应梦楚,长城晓角夜悲吟。
不寐苦长夜,起看天未明。
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
南飞多过雁,早寄靖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