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死,九重泉路尽交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郑广文做事做人中规中矩,他喝醉后时常称自己是一位老画师。
朝廷把郑公贬去台州实在过于严厉,垂死之人却要去到偏远之地度过余生,实在让人伤心。
对方已经仓皇赶路,前往台州,我只能这样匆匆一见,无法诉说不舍之情。
这次告别后恐怕再难相见,只能等到黄泉路上再相见。

注释

郑十八虔(qián):即郑广文,十八是郑的排行。
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樗:落叶乔木,质松而白,有臭气。
此指无用之才。
散:指无用之才。
鬓:指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
常称:郑虔自称。
万里:指台州。
严谴:严厉的处罚。
百年:指人的一生。
垂死:一则虔年已老,眼看要死,再则遭贬,更足以速其死。
当时两京收复,故曰中兴时。
饯:送行。
永死:死别。
郑虔已是一把年纪,又相去万里,以常理推之,料难再见,故曰“应永死”。
九重泉:犹九泉或黄泉,谓死后葬于地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十八虔因陷贼被贬官至台州时的深切同情和不舍。诗中的意境苍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朋友晚年命运的关怀。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这两句描绘出郑十八虔年迈须发如丝,饮酒之后常自比作老画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这两句诗反映了郑十八虔被贬之时的心境,他身处万里之外,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命运感同身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愁。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这两句诗写出了郑十八虔即将踏上远行之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以及朋友间难以预料的别离。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杜甫与郑十八虔的深厚情谊,即使在分别之际,也承诺着彼此永远的友情,如同地下九泉也无法隔断他们的情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命运的关切,以及面对不幸遭遇时那种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送段功曹归广州

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

峡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

交趾丹砂重,韶州白葛轻。

幸君因旅客,时寄锦官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贾阁老出汝州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

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