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风剩雨今如此,莫遣胭脂雪满枝。
洛浦梦酣花半醉,华清浴困手双垂。
一杯而别亦何恨,十日之春能几时。
不遇少陵休怅惋,醉中试作补亡诗。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饮酒别离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不遇知音的惆怅。首句“残风剩雨今如此”,以残风剩雨比喻时光易逝、境况难留,设置了一种淡淡哀愁的情绪。
接着,“莫遣胭脂雪满枝”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希望友人的美好如同树上的花朵,不被世俗尘埃所玷污。这里的“胭脂”,即是指粉白色的花瓣,也暗示了女性的妩媚与洁净。
第三句“洛浦梦酣花半醉”通过对洛浦春日饮酒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放纵不羁的情怀。诗人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借酒浇愁,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华清浴困手双垂”,则是形容诗人在清澈的溪水中沐浴,身体舒展疲惫,心灵得以净化。这里的“华清”指的是水质清澈,“手双垂”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间四句交织出了一个既美好又令人感慨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难以长存之美好的珍惜与不舍。
“一杯而别亦何恨”,则是直接表达了别离之际的无尽哀愁。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一次偶然的聚首,也许就是生命中短暂而宝贵的瞬间。
“十日之春能几时”,这句更深化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长久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不遇少陵休怅惋,醉中试作补亡诗”则是诗人借醉酒之际,试图通过写诗来弥补内心的遗憾和不足。这里的“少陵”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无法遇见知音的哀愁,以及通过创作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通过对春日别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于忧患之中的美好与哀愁。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暖酣翠袖倚清妍,露洗轻红待举鞭。
娇懒不知春二月,风流堪聘晋诸贤。
天生富贵家何在,花有神仙谱未编。
谁锁二乔深院落,只将愁思过年年。
三花五蕊把春来,缟袂谁将玉尺裁。
世外风烟甘寂寞,胸中冰雪自崔嵬。
提壶东阁诗仍在,检点南枝暖独回。
已办藤溪泻寒月,三花五蕊把春来。
晓听炉亭泻竹声,老仙呵墨已诗成。
春连宇宙开皇极,天与君王作太平。
草木有生皆润泽,山河无处不清明。
寒蓑莫袖垂纶手,万里长江一艇横。
只与青山对面居,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
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