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黄师是惠碧瓷枕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梦入瑶都碧玉城,仙翁支颐饭未成。

鹤鸣月高夜三更,报秋不劳桐叶声。

我老耽书睡苦轻,绕床惟有书纵横。

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

形式: 古风

翻译

巩县人做的枕头坚固而青翠,朋友赠送给我以清凉驱热。
拿它进入室内,立刻带来凉爽,仿佛脑中寒意,头发也因凉意而颤动。
在梦中我进入了仙境般的碧玉城,仙翁正托腮未吃完饭。
深夜鹤鸣,月已高悬,无需再听梧桐叶声报秋。
我年老沉溺于读书,睡眠浅薄,床边书籍散乱无序。
相比之下,不如在华丽的厅堂陪伴着精美的玉屏风,贵妇人的宝钿倾斜,云鬓也显得慵懒。

注释

巩人:来自巩县的人。
赠:赠送。
消炎蒸:清凉驱热。
凉风生:带来凉爽。
泥丸:头部。
惊:颤动。
瑶都:仙境。
碧玉城:碧玉建造的城市。
仙翁:仙人。
支颐:托腮。
鹤鸣:鹤的叫声。
三更:深夜。
报秋:报知秋天来临。
桐叶声:梧桐叶落的声音。
耽书:沉迷于读书。
睡苦轻:睡眠浅薄。
书纵横:书籍散乱。
华堂:华丽的大厅。
玉屏:玉制屏风。
宝钿:贵重的装饰品。
敧斜:倾斜。
云髻倾:云鬓慵懒。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感激朋友赠送的青石枕,通过对枕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如“巩人作枕坚且青”、“持之入室凉风生”,形象地展示了这块青石枕给词人带来的清凉和宁静。同时,诗人也通过梦境中的瑶都碧玉城,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在夜深时分,“鹤鸣月高夜三更”、“报秋不劳桐叶声”,则是词人夜晚独处之际,听到鹤叫和秋风中隐约的桐叶声音,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声音,却也让词人感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诗歌最后几句“我老耽书睡苦轻,绕床惟有书纵横。不如华堂伴玉屏,宝钿敧斜云髻倾”,则表达了词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喜爱,以及对于华美生活的一种向往。整首诗通过对青石枕的描写,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是一篇情意交织、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道士矶

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

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

形式: 古风

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

洮河之石利剑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虏地困沙砾,一日见宝来中州。

黄子文章妙天下,独有八马森幢旒。

平生笔墨万金值,奇煤利翰盈箧收。

谁持此研参案几,风澜近手寒生秋。

抱持投我弃不惜,副以清诗帛加璧。

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

野人斋房无玩好,惭愧衣冠陈裸国。

晁侯碧海为文词,盘薄万顷澄清漪。

新篇来如彻札箭,劲笔更似划沙锥。

知君自足报苍璧,愧我空赋琼瑰诗。

形式: 古风

塞猎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饱弓力强。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杀阴山双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打令急。

单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独抱琵琶泣。

形式: 古风

治书文公奉诏求贤遍历三齐其还朝也诗以送之

明主求贤频下诏,宪臣奉使岂言劳。

剑光射日嵎夷近,马首冲云泰岱高。

莫数夷吾为国士,浪传景略是人豪。

岩廊百有赓歌在,欲理朱弦未敢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