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少章潭园马上口占(其二)

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

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

客思剧饮逃三伏,人患苛留阻一呼。

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幽都的风俗向往着成都,期待着能有引领者在角落指点。
杨柳的树荫覆盖了北方的道路,荷花的美丽不亚于西湖。
游子的心情渴望畅饮以逃避炎炎夏日,人们担心严苛的管制阻碍了一切呼叫。
回望过去,心中仍记挂忧虑如墨吏的生活,但过江时我不会畏惧天吴的传说。

注释

幽都:古代指京城或边远之地。
风俗:当地的习惯和风气。
成都:古代蜀地的都城,文化繁荣。
遨头:古代官职,负责娱乐活动的组织者。
路隅:街角或路边。
杨柳:常绿乔木,象征春天和离别。
芙蕖:荷花的别称,象征高洁。
亚:接近,比得上。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以美景著称。
客思:游子的思乡之情。
剧饮:大量饮酒。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苛留:过于严厉的停留规定。
墨吏:古代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常有繁重的工作和忧虑。
天吴: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这里可能象征困难或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所作的《次韵朱少章潭园马上口占(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成都风土人情的向往,以及在炎炎夏日中游览潭园的期待。"幽都风俗慕成都"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成都繁华、闲适生活的仰慕之情。"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描绘了潭园中的美景,杨柳成荫,荷花盛开,仿佛与西湖媲美。

诗人借"客思剧饮逃三伏"表达出在酷暑中寻求清凉和畅饮的愿望,同时"人患苛留阻一呼"则暗示了当地官员可能过于严厉,使人难以随意出行。最后两句"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说自己虽然怀念过去为官时的忧虑,但即使面对可能的困难,也依然无所畏惧,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诗人对成都的喜爱,又透露出他的豪放性格和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154)

洪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字:光弼
  • 生卒年:1088~1155

相关古诗词

次韵夜闻鹅鸭声二物自淮甸至

传闻二物出三洲,万里笼来地僻幽。

岂为写经求厚味,且图牵眼逐轻沤。

眠沙若得房公馈,见弹须防陆子谋。

已戒儿童莫相恼,比邻容得夜鸣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六)

胸中耿耿向谁陈,舌在形羸强集神。

佩印已惭苏季子,埋名谁志李元宾。

乞粮傥死呼庚癸,贵格何须足乙辛。

秪恐数穷为鬼录,扁舟阻泛五湖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五)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衅鼓祃于神。

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

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

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其十四)

公干沉绵自懒陈,黄能入梦是何神。

眼前散帙看盈几,肘后名方或问宾。

衾枕频移滋转困,盘餐少异强加辛。

小人有母何时见,梦系江南戏綵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