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奭山人

何人养道得如君,房接高楼半入云。

山地栽梅寒蕊瘦,瓦炉留火夜香熏。

看经寻义心逾静,默坐观身耳不闻。

莫道门前是廛市,须知喧寂此中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谁能像你这样修行养道呢,你的居所高楼上接云端。
山地上种植的梅花在严寒中花朵瘦弱,夜晚,瓦炉中的火苗散发出香气。
研读佛经寻找深意时内心更加宁静,默默坐着观察自身,耳朵仿佛听不见外界声音。
别以为门外就是繁华的市集,要知道这里其实是喧嚣与寂静的分界线。

注释

何人:谁。
养道:修炼道行。
如君:像你这样。
房接高楼:房子连接着高高的楼房。
半入云:几乎直插云霄。
山地:山野之地。
栽梅:种梅花。
寒蕊瘦:寒冷中花蕊显得瘦弱。
瓦炉:瓦制的火炉。
留火:保留炉火。
夜香熏:夜晚散发香气。
看经:阅读佛经。
寻义:寻找佛法的深意。
心逾静:内心更加平静。
默坐:静静地坐着。
观身:观察自身的状态。
耳不闻:耳朵似乎听不见。
莫道:不要说。
门前:门外。
廛市:市集,繁华的地方。
须知:必须知道。
喧寂:喧闹与寂静。
此中分:这里是两者之间的界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赠予一位名叫奭山人的朋友的作品。诗中赞扬了奭山人修道的高洁境界。他居住的房屋建在高楼之上,仿佛直插云霄,展现出其清修的生活环境。山地种植的梅花在寒冷中开放,花蕊虽瘦却坚韧,暗示了主人的品性清寒而坚韧。夜晚,瓦炉中的香火燃烧,香气缭绕,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山人研读佛经,寻找深意,内心愈发宁静,静坐时甚至能屏蔽外界的嘈杂,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地。诗人提醒读者,尽管山人的居所看似位于繁华的市井之中,但实际上却是喧嚣与寂静的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内心的清净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奭山人的生活环境和日常修行,赞美了他的道行深厚和心境超脱,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14)

薛师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横参楼和老杜韵

僻懒便幽处,江湖称隐心。

地偏欣改观,楼豁喜初临。

暖日低轻帽,良朋接短襟。

潮声全有韵,帆影半回阴。

翠麓添重色,鲈风出浅林。

屿头烟瘴远,沙觜浪痕深。

寂静云归壑,瓓珊月近参。

人家已鼾睡,渔父尚讴吟。

造化由来久,周回忽见今。

爱他斜日照,颠倒数山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下仙胜因寺有怀

山中初寄隐,野寺一天星。

路远有如此,客来应未能。

蛩催寒妪纬,蝉杂夜僧经。

忽忆忘形友,微吟自剔灯。

形式: 五言律诗

大龙湫

昔闻天下山,衡岳称崇丘。

又闻天下水,江汉为巨流。

古有山海经,历历叙九州。

李唐三百载,诗家无一留。

及观郦道元,此地亦不收。

不知诺矩那,何事能穷搜。

我来玄妙境,万丈悬清湫。

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

云气冒群岫,龙宫深以幽。

轻舆岩壑底,竟日涉溪游。

阴晴异瞻瞩,远近难搜搂。

飘如飞素练,粲若散琳璆。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喧呼势益骤,汹涌声弥吼。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

吾谓神龙力,岂翳人鬼谋。

稽首荷玄遇,久坐劳双眸。

一杯却岚暑,旋步轰雷稠。

以吾澹世虑,欻起杞人忧。

何当骑天狼,满引射斗牛。

形式: 古风

戊子七月十一日

贫因几首诗,閒高一著棋。

瓜田常嘿坐,不愿有人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