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鱼曲

思牢弩箭磨青石,绣额蛮渠三虎力。

寻潮背日伺泅鳞,贝阙夜移鲸失色。

纤纤粉簳馨香饵,绿鸭回塘养龙水。

含冰汉语远于天,何由回作金盘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射鱼曲》。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精湛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思牢弩箭磨青石,绣额蛮渠三虎力。"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射击鱼类时需要的力量和技巧,以及在那样的环境中进行这种活动所体现的勇气和力量。"思牢弩箭"是射箭的准备动作,而"磨青石"则形象地展示了箭矢与磨砺相触的声音和感觉,表明射手对准确度的极端追求;"绣额蛮渠三虎力"中"绣额蛮"可能指的是特定部落或地区的人,他们在激流中捕鱼时展现出的力量,如同三只猛虎。

"寻潮背日伺泅鳞,贝阙夜移鲸失色。"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在水流中搜寻鱼迹,随着太阳的移动来判断时间;而到了晚上,由于光线的减弱,使得海中的巨大生物——鲸鱼也变得模糊不清。

"纤纤粉簳馨香饵,绿鸭回塘养龙水。" 这两句诗描绘了捕鱼时使用诱饵的情景,"纤纤粉簳"形容的是细腻的面粉做成的诱饵,其香气迷人;"绿鸭回塘养龙水"则是说在碧绿的池塘中,有可能生长着神秘的龙类生物之水。

"含冰汉语远于天,何由回作金盘死。" 这两句诗带有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意味。"含冰汉语"表明了诗人对语言艺术的崇高追求,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像冰一样坚硬而不易融化;而"何由回作金盘死"则是说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有着深刻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会重返那无法逃脱的宿命,即使是用最贵重的材料——金盘来装饰也无法改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透露着对生命、死亡和永恒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效长吉

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

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上谣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

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

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

云孙帖帖卧秋烟,上元细字如蚕眠。

形式: 古风

烧香曲

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

漳宫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蕖。

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燄微红隔云母。

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

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

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

露庭月井大红气,轻衫薄细当君意。

蜀殿琼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

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