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其八)

屑珠泻潺湲,裂玉何威瑰。

若调千瑟弦,未果一曲谐。

古骇毛发慄,险惊视听乖。

二老皆劲骨,风趋缘欹崖。

地远有馀美,我游采弃怀。

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

弱力谢刚健,蹇策贵安排。

始知随事静,何必当夕斋。

形式: 古风

翻译

细小的珍珠如流水般倾泻,裂开的玉石何等瑰丽。
如果调整千根琴弦,也无法弹奏出和谐的乐章。
古老的传说令人毛骨悚然,危险的情境让视听失常。
两位老人身骨硬朗,风儿吹过他们依傍在陡峭的山崖。
远方之地景色优美,我游历其中,心怀欣赏。
顺应时势,应勤于反思,过去的遗憾多被阴霾笼罩。
弱者应懂得谦逊,艰难的旅程更需精心策划。
现在我才明白,随遇而安,不必总是在夜晚保持斋戒。

注释

屑珠:细小的珍珠。
潺湲:流水声。
裂玉:破裂的玉石。
千瑟弦:千根琴弦。
古骇:古老的传说。
视听乖:视听失常。
劲骨:硬朗的身骨。
风趋:风吹过。
欹崖:陡峭的山崖。
勤鉴:勤于反思。
幽霾:阴霾。
弱力:弱者。
蹇策:艰难的旅程。
随事静:随遇而安。
夕斋:夜晚的斋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开篇"屑珠泻潺湲,裂玉何威瑰",用珠玉比喻高洁的艺术才华或内在的美德,但即便是这样高远的事物,也未能完全展现其光彩,暗示了一种不满足于表面的追求。紧接着"若调千瑟弦,未果一曲谐",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对完美艺术的向往,即便是千根琴弦,也难以奏出和谐的旋律,反映了一种对于艺术极致追求的无奈。

下片"古骇毛发慄,险惊视听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面对宏伟山川时的心灵震撼和敬畏之情。"二老皆劲骨,风趋缘欹崖"则是对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的赞美,这里的“二老”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与自然界的默契。

结尾三句"地远有馀美,我游采弃怀。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弱力谢刚健,蹇策贵安排",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之地仍存留着的美好记忆,以及在现实中的不甘心境和对过去未能如愿的遗憾。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顺其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虽有对完美艺术的向往和对世俗力量的无奈,但最终却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去面对人生。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石淙(其九)

昔浮南渡飙,今攀朔山景。

物色多瘦削,吟笑还孤永。

日月冻有棱,雪霜空无影。

玉喷不生冰,瑶涡旋成井。

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囧。

再吟获新胜,返步失前省。

惬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颓阳落何处,升魄衔疏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石淙(其十)

圣朝搜岩谷,此地多遗玩。

怠惰成远游,顽疏恣灵观。

劲飙刷幽视,怒水慑馀愞。

曾是结芳诚,远兹勉流倦。

冰条耸危虑,霜翠莹遐眄。

物诱信多端,荒寻谅难遍。

去矣朔之隅,翛然楚之甸。

形式: 古风

立德新居(其一)

立德何亭亭,西南耸高隅。

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

胜引即纡道,幽行岂通衢。

碧峰远相揖,清思谁言孤。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形式: 古风

立德新居(其二)

耸城架霄汉,洁宅涵絪缊。

开门洛北岸,时锁嵩阳云。

夜高星辰大,昼长天地分。

厚韵属疏语,薄名谢嚣闻。

兹焉有殊隔,永矣难及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