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五十)千秋水

不求至道不修真,一穴涓涓岂有神。

王锡苏耽已仙去,未应皆是酌泉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郴江百咏(其五十)千秋水》由宋代诗人阮阅所作,通过“不求至道不修真,一穴涓涓岂有神”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水的深刻思考与哲理感悟。诗人以“不求至道不修真”开篇,暗示了追求真理或至高境界并非通过外在形式或神秘力量所能达成,而是内在精神的觉醒与自我修养的结果。接着,“一穴涓涓岂有神”则进一步阐述,即便是细小的泉水,也无需赋予它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属性,它自有其自然流淌的规律与生命。

“王锡苏耽已仙去,未应皆是酌泉人”两句,诗人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联系起来,暗含着对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王锡和苏耽都是传说中与水有深厚渊源的人物,他们或得道成仙,或与水有不解之缘。然而,诗人并不认为所有接近或饮用泉水的人都能获得类似成就或智慧,这既是对古代神话的巧妙引用,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强调了个人修为与自然界的联系并非等同于神话传说中的奇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水的描绘与思考,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智慧的源泉。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其五)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只今讲学从游地,一听思为一听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其六)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

慇勤为语从游子,孰是思为孰是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偶作(其八)

勿认胸中一团气,一团气里空无地。

既空何地更何义,此无广狭无一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偶作(其十四)

雪月风花总不知,雕奇镂巧学支离。

四时多少閒光景,无个閒人领略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