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名为《题李伯开小像》。诗中以“玉清为老祖,金粟忆前身”开篇,运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将李伯开比作道家的高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接着,“垒块有正骨,嵚寄可笑人”,通过对比,赞扬了李伯开正直不阿的品格,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的一些可笑之人。后两句“自宜置丘壑,何事老风尘”,表达了对李伯开本应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期望,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最后,“借问渠兼汝,终然谁是真”,则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探讨了真与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伯开形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批判态度,语言含蓄而意味深长,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