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

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

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感》,由清代诗人刘岩所作。诗中探讨了“凶器”与“高品”的概念,并通过对比“兵凶”与“名美”,以及“鬼神之心”对恶行的厌恶,揭示了战争与名望背后的残酷本质。

首句“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开篇点题,将“兵”与“名”并列,暗示两者在古代社会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名望的批判态度,强调了不应轻易发动战争,也不应过于追求虚名。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鬼神对恶行的厌恶,无论是杀人还是贪婪,都是被谴责的对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法则的隐喻,也是对人类行为道德底线的警示。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过度使用武力会导致自身的毁灭,过分追求名声也会使自身陷入危险。这两句是对前文观点的进一步展开,强调了和平与谦逊的重要性。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将“穷兵”与“矜名”视为同一根源,即欲望的膨胀,指出它们最终都会导致负面后果。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欲望与灾难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总结全诗,提出了一种与世无争、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认为这种状态才是保全生命的根本之道。这一结论呼应了诗的开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考过程。

综上所述,《杂感》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战争、名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重要性。诗中蕴含的哲理,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收录诗词(11)

刘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家西谷侍御

我本江东产,君乃渭北人。

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两家有娇儿,盈盈掌中珍。

齿发过半百,得嗣皆艰辛。

惓言双稚子,永好为弟昆。

君魂游泰岱,輀车返西秦。

我儿泣呱呱,君儿泪沄沄。

婴孩离且痛,何况我与君。

生别且不忍,何况死生分?

形式: 古风

与履安夜话

空墀雪未消,寒酌人初醒。

穷冬岁欲徂,不觉增酸耿。

离逖十年心,凄清一灯影。

泥途子在屯,羁絷余蒙眚。

日月悬高天,波澜起眢井。

良朋翳岂无,古义夙所秉。

破胆倚平生,掉臂咤俄倾。

袖短展莫长,灰残嘘亦冷。

非子谁慰怀,使我日延颈。

患来悔近名,老至忆幽并。

宿诺焉可孤,相期问清颍。

形式: 古风

赠人

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形式: 古风

病中杂诗

兔魄晦乃光,尺蠖屈乃伸。

众顺死之辖,诸逆生之门。

聋者目善视,瞽者耳善闻。

缺一得专一,用志斯不分。

困尔以疢痗,加之以艰辛。

谁悟天地意,无恩乃殊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