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桓范

和血淆骸赤洛阳,绮疏应共枕红妆。

乾坤无地容何邓,何必舁尸赴许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鲜血染红了洛阳的尸骨,华丽的帷帐应与红颜同眠。
天地间已无处容纳邓艾这样的英雄,又何必将他的遗体运往许昌。

注释

和血:混杂着鲜血。
淆骸:混淆尸骨。
赤:使...变红。
洛阳:古都名,这里指战场。
绮疏:华丽的帷帐。
共枕:一同枕卧。
红妆:红颜女子,代指邓艾的妻子。
乾坤:天地。
无地:没有地方。
容何邓:容纳像邓艾这样的人。
邓:邓艾,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舁尸:抬着尸体。
许昌:古代中国地名,曹操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历史场景,以桓范的事迹为背景。"和血淆骸赤洛阳",形象地刻画了战乱中的惨烈,鲜血与尸骨混杂,洛阳城染成一片赤红。"绮疏应共枕红妆",暗示了战争中女性的不幸,她们可能被迫与死亡共枕,生活陷入极度困苦。

接着,诗人感慨"乾坤无地容何邓",表达了对桓范(邓禹的后人)命运的同情,即使在天地之间,似乎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最后,"何必舁尸赴许昌",质问为何还要将尸体运往许昌,进一步渲染了悲剧色彩,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人性的悲剧,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常融入历史反思,这首《咏史.桓范》正是如此。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殷浩

王濛谢尚不堪论,庾翼桓温亦浪言。

两晋士风真可笑,尽将管葛许深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咏史(其八)诸葛孔明

面黑头黄味似饴,孔明伐贼妾蚕机。

生前桑柘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咏史(其七)诸葛孔明

轲死无传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

拔刀斫石今犹愤,何况当年感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咏史(其六)诸葛孔明

飞羽凋零又秭归,卯金馀息孔明知。

春秋两字诛千古,不用当年磔操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