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玉漏迟》描绘了深冬时节,诗人旅居江边的孤独与愁绪。首句“暮色河桥柳”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黄昏景象,河畔的柳树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凄凉,浅碧的垂柳仿佛增添了几分寒意。接着,“倦倚西风,吹冷天涯吟袖”,诗人倚靠在西风之中,感受到远方的寒冷,似乎连吟诗的衣袖都变得冰冷,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忧郁。
“孤馆银屏梦远,蓦去路、烟波回首”,诗人身处孤寂的旅馆,银屏映照着远方的梦境,回望过去,只见烟波浩渺,路途遥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芳信久。重忆梅花,小园开后”,诗人长久以来等待的春信终于到来,他再次回忆起小园中梅花盛开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惆怅急鼓催年,镇画角声中,哀鸿频奏”,急促的鼓声催促着岁月的流逝,画角声中传来哀鸿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最后,“满地江湖,浑忆剪灯良友”,满地的江湖仿佛是诗人内心的广阔世界,他怀念着与好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剪烛夜谈的情景历历在目。
“幸有匡庐擢秀。饷诗囊、一峰寒岫”,尽管身处异乡,但诗人有幸见到庐山的秀丽景色,以此来慰藉心灵,将诗囊中的诗句比作一峰寒岫,寓意着精神上的寄托。最后,“归兴骤。压轻装、缊袍依旧”,诗人的思乡之情突然涌上心头,即使穿着简朴的轻装和缊袍,也无法阻挡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冬旅居的孤独、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