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别意

水光蘋叶横塘路。有卅六、鸳鸯同住。

双桨鸥波,二分螺月,多少消魂据。

谁知风笛离亭暮。空回首、画篷低诉。

别绪千山,无情一叶,吹送江南去。

形式:

鉴赏

这首《雨中花令·别意》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凄美画面。

首先,“水光蘋叶横塘路”,开篇即以水光粼粼、蘋叶轻摇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横塘路旁,水面上漂浮着茂密的蘋叶,仿佛是离别者心中难以言说的思绪,随波逐流。

接着,“有卅六、鸳鸯同住”,点明了塘边生活着三十多对鸳鸯,它们成双成对,和谐共处。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喻了人间的离合悲欢。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忠诚,与后文的别离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双桨鸥波,二分螺月,多少消魂据。”这几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双桨划破水面,鸥鸟在波浪间飞翔,月光如螺壳般映照在水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离别前的最后时光,充满了不舍与深情。

“谁知风笛离亭暮。空回首、画篷低诉。”离亭已暮,风笛声起,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主人公只能空自回首,对着画篷低诉心声,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哀伤。这里的“画篷”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船只,它既是离别的见证,也是情感寄托的载体。

最后,“别绪千山,无情一叶,吹送江南去。”离别的情绪如同千山万水,无尽绵长;而那片无情的树叶,却将这一切情感吹送到遥远的江南。这句话以自然界的无情之物,比喻了离别之情的深沉与不可阻挡,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情感的延续与飘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以及对离别本身的无奈与哀愁。叶恭绰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除夕,用周晋仙明日新年词韵,漫作贰阕。末语即仍其旧,并邀玉珩作焉

冰溜响苔钱。搅破清眠。双声谁与唱钿蝉。

今夜珠江风景好,镫火千船。梦绕岭云边。

梅雪前缘。红花灿喜且欢然。

收拾閒愁书吉语,明日新年。

形式:

浪淘沙

径拟骋连钱。雪饮风眠。男儿三是侍中蝉。

更有雄心探两戒,北马南船。岁暮酒垆边。

空自延缘。新诗祭罢一凄然。

翻藉风光排解好,明日新年。

形式:

鹊桥仙.夕景

一重花影,一重帘影。永昼冰幮人静。

抛书浅拨乳鹅灰,正试了、花瓷新茗。

暮萤光映,噪蝉声定。薄暝追凉篁径。

孤蟾穿树忽惊鸦,鳞云簇簇秋河冷。

形式:

鹊踏枝.秋雨

小雨秋光池上馆。记赏残荷,昼静珠帘卷。

文袖画阑香尚暖。无端唱彻遐方怨。

消歇银筝兼翠管。何限悲欢,历历从头算。

悄立空庭花露泫。夜阑月照凄凉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