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清湖桥夜枕闻雨

要识人间过去愁,春宵风雨到湖楼。

如今此恨无分处,应有知人在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要懂得世间过往的忧愁,就在春天的夜晚风雨中来到湖边的楼阁。
现在这遗憾找不到安放之处,应该有人在后面知晓这一切。

注释

要:需要。
识:理解。
人间:世间。
过去:过往。
愁:忧愁。
春宵:春天的夜晚。
风雨:风雨交加。
到:来到。
湖楼:湖边的楼阁。
此恨:这种遗憾。
无分处:找不到安放的地方。
应有:应当有。
知人:了解情况的人。
在后头:在后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开篇“要识人间过去愁”四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深切感慨和思索。"春宵风雨到湖楼"则是环境与心境的完美结合,湖楼在春夜中的寂静与凄凉,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共同编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如今此恨无分处”表明了这种愁绪已然无法排遣,它渗透在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感受。"应有知人在后头"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情怀的人的期待与期盼。这不仅是对身边人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风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现实无法复返的无尽哀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能够理解自己情怀的人的渴望。在这里,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深情和哲思的诗意画卷。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游南山

山蹊黄叶从过满,石案苍苔不用除。

坛上古松岩畔竹,切须留伴老僧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湖上早秋偶兴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饭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程朝望送梅花

昨夜灯前把酒杯,鄱阳主簿送春来。

只疑天地无清气,都在江头一树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