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夜灯前把酒杯,鄱阳主簿送春来。
只疑天地无清气,都在江头一树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灯前举杯独酌,同时接到了鄱阳主簿送来的春天信息。诗人的心境颇为复杂,他感慨于世间的不清净,但却在江边的一棵梅树上找到了精神寄托。这棵孤独的梅树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纯洁之物的象征。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有力。"昨夜灯前把酒杯"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的情感也在这静谧中得到体现。"鄱阳主簿送春来"则是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同时也是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提醒。
"只疑天地无清气"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周遭世界的不满与失望,这种情感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或许是普遍存在的。然而,随后的"都在江头一树梅"却转而表达了一种超然和宁静之美。这棵梅树仿佛成为了诗人心中纯洁不染的象征,它独立于世俗之外,给予了诗人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把个人的纯洁情操与污浊的世界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执着。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万里溪光一望穿,潜鱼世界白鸥天。
若为移得溪光去,落日茅斋相对眠。
一枕黄粱梦欲残,死生大海浪漫漫。
鬓边白发休除却,时向窗前把镜看。
年年不是要悲秋,秋气愁人不自由。
谁见江南魂断处,潇湘帝子在眉头。
迩来尤觉光阴速,昼夜分明似水流。
却是光阴无变动,谩教浮世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