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雨村赴科乡试因病死

拭泪注行旌,叹海驿飘蓬,招魂远觅羊城路;

登坛留健将,嗟云程发轫,再世先推雁塔人。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雨村先生在赴科乡试途中因病逝世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与敬仰。

首句“拭泪注行旌”,以“拭泪”描绘出人们在雨村先生离世后悲痛欲绝的情景,通过“行旌”这一象征性意象,暗示了雨村先生作为一位行者,其生命旅程的结束。接着,“叹海驿飘蓬,招魂远觅羊城路”两句,以“海驿”、“飘蓬”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村先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漂泊,而“招魂远觅羊城路”则寄托了人们对雨村先生灵魂的深切怀念,希望他能平安抵达心中的目的地——羊城,即广州,寓意着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接下来,“登坛留健将,嗟云程发轫”两句,赞美了雨村先生作为一位杰出人才的贡献与成就。这里,“登坛”比喻雨村先生在学术或事业上的卓越表现,“健将”形容其为国家或社会做出的贡献。“嗟云程发轫”则表达了对雨村先生事业起步阶段的感慨与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其未能继续前行的遗憾。

最后,“再世先推雁塔人”一句,以“雁塔”这一古代文人推崇的象征物,表达了对雨村先生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预示着他将在后世被铭记,如同雁塔之于文人,成为一代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雨村先生生前事迹的回顾与追忆,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与颂扬,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也传递了对其卓越贡献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52)

廖厚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门生挽雨村

鏖战是初科,弥望先生冠南粤;

传经刚半载,忍教弟子泣西河。

形式: 对联

挽同姓

诗梦已难通,春草独寻人去后;英魂竟安在?

竹林空见日斜时。

形式: 对联

挽女人

德备福能全,当年阃范曾瞻,一旦辞尘怀寿母;

子贤孙复肖,此日书香有继,九原含笑慰良人。

形式: 对联

挽采芹老

萝茑竟无依,对一角青山,悟到生平,儿孙泪滴秋霜冷;

乡邻今失望,恸五朝元老,功多排解,椿树凋残月影斜。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