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洞天道人

我自不入俗,君今又欲仙。

鸟啼百花里,屋住万山边。

密树云难过,空潭月易圆。

题诗秋卷了,为说小行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道人的对话场景,充满了自然与超脱的意境。首句“我自不入俗,君今又欲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和对仙道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道人的某种精神共鸣。接着,“鸟啼百花里,屋住万山边”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密树云难过,空潭月易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树木茂密,云彩难以穿越,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隔绝;而空潭中的明月容易圆满,则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的愿望。

最后,“题诗秋卷了,为说小行年”则以简练的语言收尾,既是对整场对话的总结,也是对道人生活状态的描述。通过“秋卷”这一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沉淀,而“小行年”则可能意味着道人虽已年长,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和内在和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五言六首(其一)

太行东北去,形势自天分。

一苇航吴越,千车挽朔云。

衣冠今复盛,豪杰古犹闻。

欲献三都赋,茫然愧不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五言六首(其二)

不作还山梦,因吟李杜诗。

平生无饱饭,抵死只忧时。

事实兼唐史,风流揖楚词。

山川旧游处,千载有馀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五言六首(其三)

好去春山路,骑驴罨画中。

徜徉紫芝客,憔悴鹿皮翁。

得酒宁辞醉,逢人莫语穷。

乾坤皆古意,人自不相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五言六首(其四)

御史青骢马,词臣白玉堂。

有才皆展骥,此老尚亡羊。

云海迷舟路,天风失雁行。

不须愁白发,正欲媚幽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