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酒

五柳先生漉酒巾,萧然东壁挂青春。

远公此日应相笑,也学莲花社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止酒》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五柳先生与远公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反思与决绝。

首句“五柳先生漉酒巾”,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的典故,陶渊明以饮酒著称,而“漉酒巾”则暗示了他饮酒后的状态。这里以五柳先生的形象开篇,暗含了诗人对于饮酒的态度和思考。

次句“萧然东壁挂青春”,运用了“东壁挂剑”的典故,这里的“青春”并非指季节,而是象征着活力与生机。整句意为在东壁上挂着的不仅是剑,还有生命的活力,以此反衬出饮酒后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远公此日应相笑”,提到东晋高僧慧远(又称远公),他与陶渊明一样,都是文人与佛教的结合体。此处诗人想象远公看到自己停止饮酒的行为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既是对远公智慧的认可,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

最后一句“也学莲花社里人”,引用了莲花社的故事,莲花社是东晋时期的一群佛教徒组织,他们追求清净的生活方式。诗人自比为莲花社中人,表明自己决心效仿这些追求精神纯净的先贤,通过“止酒”来净化心灵,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精神生活和自我净化的追求。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其一)

一瓢春酒一渔矶,羡尔江湖老布衣。

此日故人谁问疾,柴门深闭雪霏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答张秀才简病中见寄(其二)

裘马翩翩自昔时,谁怜华发卧茅茨。

世情一薄如春雪,不是穷交那得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金台郑参戎(其一)

征南幕府百蛮遥,拟勒功名宠圣朝。

此日汉家铜柱在,何如海上赤城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送金台郑参戎(其二)

帝遣楼船护海乡,旌旗十万下东阳。

何来剑气辕门上,夜夜遥看婺女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