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琴》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描绘了秋天夜晚弹琴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
首先,“商声应金风,并入峄阳桐。”这两句以“商声”和“金风”作为开篇,暗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同时将琴声与自然界的风声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峄阳桐,即峄山之上的桐木,选取这一特定的桐木作为琴材,不仅体现了琴的材质珍贵,也寓意着琴声的高雅与纯净。
接着,“万籁一时寂,俱归元气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静谧的氛围,将周围的声音都归于寂静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回归到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这里的“万籁”指的是自然界中各种声音,而“元气”则象征着宇宙的原始生命力,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宇宙真理的向往。
随后,“月华冻欲结,碧落澄秋空。”这两句描绘了月光如霜般清冷,天空清澈透明,秋夜的景色被渲染得格外宁静而美丽。月华与秋空的结合,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钟子不可作,移情谁与同。”这两句借用了“钟子”(可能指古代音乐家或诗人)无法再创作出如此美妙的琴曲,表达了对当前情境的珍惜与感慨。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移情谁与同”,即在这样的美景中,谁能与我共享这份情感?这既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独享的无奈。
综上所述,《秋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弹琴的静谧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