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六)

神清骨亦癯,雅称手中锡。

一笑入千山,藏身没踪迹。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死心和尚”的僧侣形象,他放弃了世俗生活,披上袈裟,遁入山林,追求心灵的清净与解脱。诗中通过“神清骨亦癯”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死心和尚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他的精神之清超越了肉体的瘦削,展现出一种内在的纯净与坚韧。接着,“雅称手中锡”则暗示了他手持禅杖,象征着修行之路的坚定与执着。

“一笑入千山”描绘了死心和尚在笑纳世间一切之后,毅然决然地踏入山林,隐匿于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不仅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也寓意着他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仿佛融入了山川之间,无迹可寻,如同消失于无形之中。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死心和尚舍弃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灵净化的过程,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解脱。这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描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题双寺画竹

风竿不满尺,已饶千丈势。

高僧礼诵馀,味此萧萧趣。

形式: 六言诗

寓兴(其一)

乾坤一旅亭,大梦几时醒。

白发无情极,春来不再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寓兴(其二)

山中无别事,诗酒作生涯。

鬓雪空催老,何由驻日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寓兴(其三)

山寺钟声歇,夫寒睡起迟。

敲冰添砚水,发兴写新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