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次韵

秾李花如许,殊胜灼灼红。

只言开似雪,不道去随风。

胜日从吾党,衰年念此翁。

诗情犹可强,杯勺不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如此繁盛的李花盛开,比火红还要鲜艳。
原以为它像雪花般纯洁开放,却未料到会随风飘散。
在美好的日子与朋友们相伴,年老时我却记挂着这位老者。
虽然诗兴尚存,但饮酒的兴致已不如从前。

注释

秾李:繁盛的李花。
殊胜:特别出色。
灼灼:鲜明耀眼。
只言:原以为。
似雪:像雪一样。
不道:未曾想到。
随风:随风飘落。
胜日:好日子。
吾党:我们的朋友。
衰年:老年。
此翁:这位老人。
诗情:诗兴。
强:旺盛。
杯勺:饮酒。
不能同:不再如以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春日即事次韵》,主要描绘了春天里李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秾李花如许",以浓艳的李花比喻春光烂漫,生动形象;"殊胜灼灼红",进一步赞美花朵的鲜艳夺目。"只言开似雪",诗人初见花开还以为其洁白如雪,但随后笔锋一转,"不道去随风",揭示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流露出淡淡的感伤。

"胜日从吾党",在美好的春日里,诗人与朋友相伴,享受着欢乐时光;"衰年念此翁",又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尤其是自己年华渐逝时,更显得珍惜眼前人。最后两句"诗情犹可强,杯勺不能同",诗人虽然感慨岁月无情,但诗兴犹在,然而面对人生的聚散无常,饮酒共欢之事却难以重现,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喻人,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春来闻故旧多云亡者作诗示同志

雁足曾无一字收,有时书到却生愁。

故人叠叠半黄壤,今我萧萧全白头。

大抵百年皆逝水,可怜万事只浮沤。

朝闻夕死真吾道,圣处工夫办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泉石堂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青壁可对面,寒泉能醒心。

驾言同胜践,晤语契幽襟。

野兴何曾尽,林间栖暮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日郊居

眼前百种并愁予,风日凄凄野外居。

落雁沙边水清浅,蜕蝉枝上叶萧疏。

一身病著残光景,尽室贫依古屋庐。

物色情怀两岑寂,更无人问客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