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居

眼前百种并愁予,风日凄凄野外居。

落雁沙边水清浅,蜕蝉枝上叶萧疏。

一身病著残光景,尽室贫依古屋庐。

物色情怀两岑寂,更无人问客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眼前的景象让我满怀忧愁,风日凄凉,我独自居住在野外。
落雁栖息在沙岸边,水面清澈而浅,蝉儿蜕变后的枝头,叶子稀疏零落。
我一身疾病,生活困顿,只剩残弱之躯,全家依靠破旧的房屋度日。
周围景色与我的心情都如此孤寂,无人关心我这个过客过得如何。

注释

眼前:当前所见。
并愁予:使我忧虑。
风日:天气。
凄凄:凄凉。
野外居:野外住所。
落雁:南飞的大雁。
沙边:沙滩边。
蜕蝉:蜕变后的蝉。
叶萧疏:叶子稀疏。
病著:患病。
残光景:衰弱的体态。
尽室:全家。
古屋庐:古老的房屋。
物色:景色。
情怀:心情。
两岑寂:双重的孤寂。
无人问:无人询问。
客何如:我过得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秋日郊居》,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郊外的孤独生活。首句“眼前百种并愁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愁绪,仿佛周围的一切景物都与他的心境相呼应。接下来的“风日凄凄野外居”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强调了诗人身处荒郊的孤寂。

“落雁沙边水清浅,蜕蝉枝上叶萧疏”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冷落,落雁和蜕蝉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而水清浅和叶萧疏则暗示了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简陋。

“一身病著残光景,尽室贫依古屋庐”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境况,疾病缠身,全家依靠破旧的房屋度日,流露出深深的困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物色情怀两岑寂,更无人问客何如”,诗人感慨自己与外界的隔绝,不仅景色凄凉,心情也孤独,无人关心询问,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对理解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郊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种竹

近郊蕃竹树,手种满庭隅。

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

风来当一笑,雪压要相扶。

莫作封侯相,生来鄙木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荔子

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未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荣茂实侍郎饷家酿

风窗雪屋坐昏晨,一老江湖寂寞滨。

解战充虚惟有酒,绝甘分少不无人。

交情好在筼筜谷,腊味持来曲米春。

便觉寒家生暖热,故知客里未全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贺曾裘甫得解

南风盛事昔无闻,乃祖词场笔有神。

一榜豪英收几士,同年伯仲看三人。

今君科第欲惊世,他日文章当致身。

意惬归来能访我,亦令宗派倚生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